中泰证券27亿收购绿地外滩中心写字楼
3月22日,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600918.SH)公告,中泰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购置上海绿地外滩中心办公楼的议案》。
公告表示,为推进公司战略布局,满足公司驻沪单位集中办公的需要,中泰证券同意以全资子公司齐鲁中泰物业有限公司为购买主体,总价款以不超过 27.35 亿元(含增值税,不含其他税费及附加)购置上海绿地外滩中心办公楼;根据公司资金状况,筹资成本统筹安排,公司给予齐鲁中泰物业有限公司额度不超过27亿元的借款;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和齐鲁中泰物业有限公司办理合同签订、贷款、出租等具体事宜。
绿地外滩中心位于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核心区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全球金融中心核心区和新地标,与陆家嘴金融城隔江呼应。项目总建筑面积 120 万平方米,共规划七座总部办公楼及四座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其中包括约 46 万平方米超高层地标及高端企业总部办公楼,约 17 万平米大型商业中心,约 4.2 万平米超五星级酒店,约 12 万平方米高端住宅,约 5 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化及历史保护建筑商船会馆等文化功能配套。
多家金融企业相继入驻绿地外滩中心
据了解,此前,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国海证券、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已相继入驻绿地外滩中心。
▌建信人寿
2020年12月30日,建信人寿发布公告称,与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民外滩)签订框架协议,预估总投 55.5 亿元,为以物权方式获取投资性不动产,投资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金融商业中心(绿地外滩中心)T4 办公楼。
▌国海证券
2020年8月7日,国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以含增值税总价不超过人民币 13.8 亿元向开发商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上海绿地外滩中心C1栋写字楼(预售许可证记载的建筑面积约15209.2平方米,最终以产权登记面积为准),作为办公用途。
▌上海银行
▌海通证券
2019年12月31日,从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日,绿地控股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海通证券将购买上海董家渡绿地外滩中心3栋写字楼物业(B1、B2、B3栋)。
2019年7月25日,绿地控股与中国人保就战略合作暨中国人保入驻绿地外滩中心签署意向性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人保将入驻上海绿地外滩中心总部办公楼A1和A2栋。
1-2月上海大宗交易领跑全国
内地大宗成交物业城市群分布
(成交金额,2020.01-2021.02)
境外资本城市投资偏好
(成交金额,2020.01-2021.02)
▌收购逻辑延续企业自用趋势,国内险资在大宗投资市场的占比提升显著
2020年,金融类的国有企业表现亮眼,如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国有证券、建信人寿等收购写字楼作为自用总部大楼,发展总部经济成为热点。2021初始延续了企业自用的大宗交易逻辑,其中,百年人寿 22 亿元收购上海星外滩5号楼,成交建面2.5万㎡,同时也成为全国前2月单笔最大成交额的办公业态交易。
2018年10月,凯德集团以约 128 亿元从上港集团手中收购星外滩项目公司的100%股权。百年人寿此举为继平安人寿 43 亿收购歌斐中心后上海又一单险资对商办物业的收购,国内险资在大宗投资市场的占比提升显著。
▌疫情稳定期,办公与商业仍为主力业态
从投资业态偏好来看,20年数据中心和工业/物流成为大宗交易的新兴热点,2021前2月暂未有两种业态的成交披露,办公和商业仍为1-2月的成交主力业态。一线城市新兴商务区的优质写字楼以及运营表现优异、回报稳定的商业资产受到资本青睐。1月,办公/研发办公业态成交占比超 80% ,为绝对主力;2月,商业占比大幅提升,为近一年来最高值。
2020.01-2021.02大宗市场投资者业态偏好
(按成交金额)
推荐阅读
来源:克而瑞资管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