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发展:张弛有度|闯关②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研究院 范慧茹 8.1w阅读 2022-01-11 10:56

编者按:2022年伊始,乐居财经研究院联动《进深》《地产K线》《物业K线》《家居K线》四大栏目组,推出《闯关》系列策划,挖掘地产、家居和物业标志性企业的闯关故事。洞察近百家企业的运作方式,深度挖掘成功与失败的样本,以飨读者。
文/乐居财经研究院 范慧茹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房企暴雷”成了地产圈的高频词,陷入流动性紧张的房企更是如履薄冰。

开源节流以备过冬成为主旋律,只是在融资渠道趋紧的市场环境下,对于部分房企来说开源也成为了奢侈。在此节点能够持续获得融资的房企,则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其资信的极大认可。

中海发展便是一例。12月24日,其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第五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共融资21亿元。债券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发行总额13亿元,票面利率2.98%,发行期限3年期;品种二发行总额8亿元,票面利率3.38%,发行期限5年期。

根据此前公告,这笔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15中海01、18中海01、19中海01债券本金。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海发展的逆势上行,无疑是对高信用房企的犒赏。根据联合资信综合评定,中海发展的主体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本期债券信用评级为 AAA。 

低成本融资

中海发展打通融资渠道的同时,低融资成本成为其与同行业竞争的优势。

据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海发展共发行五期公司债券和一期CMBS产品债券以及年初的中期票据,总发行金额达到166亿元,平均票面利率仅3.24%,其融资成本处于行业最低区间;除此之外,其债券平均年限达5.3年,资金稳定性较强,短期偿债的风险和压力也大大降低。


中海发展发行金额最高的一笔为18年期的21亿元CMBS产品,期限为3+3+3+3+3+3年,票面利率3.6%,是国内房企首单绿色+碳中和债券产品;中海发展在境内发行的五期公司债券,共131亿元,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2021年下半年,最低票面利率实现2.75%。

融资产品的扩充,中海发展资金池渐丰。截至三季度,其银行结余及现金有1161.1亿元,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同梯队房企中居于前列,净借贷比率仅为35.6%。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据,中海发展的资产负债率为60.2%,“三条红线”均保持在“绿档”。且远远高于红线标准。

除了通过低成本发债补充现金流外,中海发展还在同步促进销售回款,2021年全年,其合计销售额约3694.95亿元,远超业内人士此前预测的3500亿元销售金额,全口径销售金额排名全国房企第六位,相应的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1890.47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中海发展的毛利率水平也较靠前。前三季度,中海发展取得1511.2亿元收入,同比上升 27.7%,经营溢利为394亿元,同比上升1.5%,毛利率将近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逆周期拿地

中海发展手里有钱,但在拿地上的态度,却是松弛有度,把钱花在刀刃上。

2022年1月6日,中海发展公告披露2021年前12月物业销售和土地收购情况,其稳健作风再次展露。

公告显示,2021年全年,集团收购的土地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1071.99万平方米,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1297.51亿元,权益拿地金额排名全国第四。

踩准拿地节点,中海发展有自己的标尺。年中业绩会上,中海发展主席颜建国就曾强调,不赚钱的地不会去买,“在投资策略方面,中海继续坚持三个主流的发展策略,更加重视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获取,坚守投资刻度,要求合理的回报。”

诚然,2021年上半年中海发展拿地进度较为缓慢,共揽收20块土地,新增总楼面面积为489万平方米,实际权益面积446万平方米,总地价513亿元,权益地价约458亿元,拿地进度不足四成。

事实上,在第一轮集中供地中,房企参与土拍热情高涨,导致整体成交溢价率较高,数据显示,首轮土拍平均溢价率15.1%,坚守投资刻度的中海发展并没有跟风加注土地市场。

中海发展的拿地转机出现在第二轮集中供地,彼时,在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房企流动性紧张环境下,土拍市场大幅降温,与首次集中供地相比,平均溢价率已经从15.1%降至个位数百分点。

此时,稳健型选手发挥出充足现金流的强大优势,以较低的溢价率趁势猛拿地。仅9月份,中海发展就拿下19幅优质地块,权益金额超过了上半年6个月的总和,约466.42亿元;10月份,在杭州和北京拿地三块地,约斥资116亿;截至12月底,中海发展累计拿地1297.51亿元。

挖掘新的增长级

在这场寒冬之下,那些以坚持稳健运营步调为代表的央企、国企以及优质民企,无疑是房地产下半场赛道中融资和拿地的受益者。

而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格局走势,业内人士认为,打开多元化赛道是房企实现可持续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辅助。

中海发展早早开始了未雨绸缪,以住宅开发为主业的多元化已经在路上。2021年,中海发展在商业地产板块大施拳脚,仅上半年,该板块业务,就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约23.3%。其中,写字楼租金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14%;购物中心租金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31%;酒店和其他商业物业的收入共2.3亿元,尽管依旧有疫情的影响,其同比涨幅却达到了123%。

按照中海发展原定计划,2021年下半年,还将有15个商业项目集中入市,涵盖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长租公寓、物流产业园等多种业态;到2023年,预计商业物业所贡献的年收入将达到100亿港元,几近2020年商业资产管理收入的1倍。

除了加码商业地产板块以外,中海发展还在不断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向上下游投资拓展。如构建科技投资生态圈,成立数字科技公司以及智慧新能源公司;涉足B2B建材交易,成立领潮供应链平台;与华为签约,在不动产物联网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等等。

伴随着房企的“暴雷”声,行业洗牌正加速到来,但正如中海发展中期报告所言,“政策与市场将给予财务健康、遵循商业逻辑的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梓译

来源:乐居财经研究院

作者:范慧茹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