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月销量为论,二线新势力已超越“蔚小理”?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车以后 1.1w阅读 2022-05-26 04:17

2018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元年,至少有五家车企在这一年开启了自己的交付计划。在随后的三四年中,蔚来、小鹏和理想一马当先,以“蔚小理”之名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一线,三者的市值也一起进入了全球TOP 20的名录。但在它们的光辉之下,其他打着新概念、高科技旗号的公司现状如何了?是偏安一隅还是胸怀大志?是踌躇满志还是躺平开摆了呢?

零跑——销量陷阱,期待破局

5300辆,这是零跑T03在今年3月的销量,新能源车销量榜上排第十九;而在4月的造车新势力厂商销量排名中,零跑以9087辆的成绩,成功“领跑”,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一的位置。但曾几何时,提起零跑,更多的人对它还是嗤之以鼻的。

零跑的首款车是S01,定位纯电动轿跑,且售价区间为11.99万-15.09万元,无论从选择的赛道还是定价看,这款车都是噱头十足的,毕竟针对两门车,一种是性能跑车,一种是小货车。不过从S01实车来看,其知识长得像前者,而内里却是后者。

加速与操控性能暂且不谈,因为也确实没什么可谈的,但其价格不高,买个新奇的设计也算值,可真正让消费者不满的是其虚假的宣传。在新车上市时宣传的众多功能,最终都需要通过OTA远程升级才能实现,当消费者前去维权,销售给出的答案是:“开发中”。这对零跑的口碑造成了第一轮的打击,做得不好,攻击就是它应当承受的。

之后第二款车型T03上市,虽说外观有点“老头乐”,但由于配置不错而售价不高,达成了破万年销量,救公司于水火。之后,零跑推出了C11,冲击中高端市场,新车采用了自研的“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重视技术当然是好的,但以零跑的体量和技术储备,它的研发水平如何,后续还会在多大程度上自研依然是个问题。

前些日子,零跑C01正式开启预售,作为零跑汽车的冲高之作,新车基于品牌最新的纯电架构打造,搭载了柱CTC技术、零跑自研的凌芯01芯片、自研的 Leapmotor 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新技术,辅以新车的中大型轿车定位和18-27万元的预售价区间,最终取得了“预售4小时,订单破2万台”的不错成绩,至于后期交付量的到底有多少,也将给零跑汽车后续的发展奠定基调,而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零跑的潜力有目共睹。

哪吒——闹海不成,困于江湖

哪吒的状况同零跑类似,品牌的销量担当是一款十万内的新能源小车,后面跟着定位稍高的SUV,4月交付量同样也不错,达到了8813台。此外,另外哪吒S(品牌冲高之作)仍在做着上市前的准备,魔小童这款童车倒是很吸引眼球。

哪吒汽车自从与360展开深度合作之后,就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一方面,继续坚持品牌创立以来的亲民战略,两款SUV——哪吒V、哪吒U持续热销;另一方面,预热许久的全新纯电架构——山海平台,该平台首款车型哪吒S也被寄予厚望,新车将是一款冲击20-30级别中高端轿车的产品,若产品力足够,其未必不会作为一把利剑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电影里的哪吒称:“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实的哪吒,也有不由天的底气在,最终结果只等一场新的实践检验。

威马——肩负众望,不孚众望

3719辆是威马在3月交出的成绩单,不如哪吒和零跑的单一车型销售量,而到了4月这个数字仅剩下1500辆,环比销量已“腰斩”。要知道,曾经的威马则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希望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同“蔚小理”处于一个梯队,甚至还略占优势。

威马的创始人沈晖有着深厚的汽车领域背景,其曾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威马先后拿到百度、腾讯、红杉、成为资本、SIG 等资本以及地方政府投资,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2018年,威马首款量产车EX5下线,售价在10万至20万左右区间,这对于当时“高大上”的新能源车来说是一款价格屠夫式的车,但最后其销量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更何况,威马EX5如今已成为威马最大的“包袱”,负面新闻“自然”“锁电”层出不穷,更以一己之力,将品牌名称直接改写成“危马”。

现如今,新能源市场的头部势力逐渐定型,威马作为车圈老炮带领的先行者,当下却只能面临一个滞后的局面,在二线前后求发展,且无论是品牌营销还是产品硬实力,威马都已经落后同行太多,如果再无法掏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威马就真的危险了。

写在最后

如果仅从4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来看,“蔚小理”之中除了小鹏外,皆被零跑、哪吒给超越了。但事实上,如果纵观全局,可以看到蔚小理在产品矩阵、品牌定位、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仍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零跑与哪吒都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大有跻身一线造车新势力的前景,而且去年新能源车领域又加入了诸如百度、小米等跨界玩家,这一级一级的“颠覆”后,大家认为中国的新能源车行业,又将“内卷”至怎样的高度呢?

来源:有车以后

作者:有车以后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