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被做空揭秘行业窘境:新能源“点刹”,其实是好事一件?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车以后 3.7w阅读 2022-07-05 18:35

6月28日,美国做空机构Grizzly Reasearch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蔚来汽车通过“会计手段”夸大了自己的利润率。主要做法是通过第三方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完成,它的存在让蔚来的净利润虚增了大约95%,并且蔚来整个2021财年的盈利增长有60%是由蔚能贡献的。

消息一出,蔚来28日美股应声而跌,并且在盘后继续下跌。随后的29日,蔚来港股开盘即跳水,截至收盘跌了足足10.93%。虽然蔚来汽车随后回应了Grizzly Research做空一事,称其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但也无济于事。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蔚来做空事件对于行业有怎样的影响?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蔚来的财报,蔚能在负重前行?

在蔚来正式的报告出来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Grizzly Reasearch发布的报告,蔚来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粉饰了自己的财报,其中是否有自己的“苦衷”。

2020年8月,蔚来发布了电池BaaS服务,全称是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租用服务)。大家都知道蔚来是一家主推换电的车企,而电池租用服务,正是“车电分离”业务中重要的一环。

简单来说,大家买纯电动车的时候最担心什么,当然是动力电池了。一是担心它的安全性,二是担心它的真实续航里程究竟有多少,三是担心之后的技术发展,自己花大价钱买的电池会不会很快就落后。

而蔚来BaaS服务推出之后,很好地缓解了该问题。选择BaaS服务的用户,可以享受车价直降7万元(电池价格),然后支付980元/月的电池租用费就行了。这样即使后续电池升级了,用户也可以直接租赁最新款的电池。

这个业务的出现,让大家选购蔚来车型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毕竟解决了用户心中的痛点。

然而有人受益,就有人买单,那买单的“冤大头”是谁呢?其实并不是蔚来自己,而是第三方公司蔚能电池。

在蔚来的体系中,蔚能电池才是电池的管理者,它需要向蔚来购买电池包,同时还要购买电池包的检测、维护、升级等服务,然后才是为用户提供电池租赁服务。而且蔚来可以在开启服务的瞬间直接确认电池收入,而不用等到用户的订阅期(约7年)完成之后确认收入。

这样一来,蔚来通过电池业务“大赚”了一笔,毕竟提前7年已经预支了电池收入。消费者也得到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车电分离”方案,毕竟当前而言“租电池”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而从事电池租赁服务的蔚能电池,财务状况却成了一个谜。

这当然也不是因为蔚能太“傻”,它本质上是蔚来持股的公司。只是蔚来比较聪明的把自己的股份控制在19.8%,这样就不用与蔚来汽车合并报表。由于蔚能并非上市公司,其余人也无权对它的财政状况进行过问。

但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做,蔚来并非蔚能的唯一股东,它与宁德时代、湖北科投等其他股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那就不得而知了。

(2)屡禁不止的“会计游戏”,是为哪般?

蔚来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把一部分经营成本转移给了第三方公司蔚能,自己反而将成本转化成为了利润,这种做法无疑会推高它的利润率。但考虑到蔚能其实是蔚来的控股公司,这本质上只是一个“会计游戏”。

说白了,蔚能如果不是蔚来的控股公司,它会甘愿做这个“冤大头”吗?当然不会。但要说起这种“会计游戏”,在业内却并不罕见。

比如在汽车市场,隔三差五会冒出一批“僵尸车”。这些车可能已经生产了三四年,但却既没有开过也没有上牌,就那样放在那里白白放成了“库存车”。可能原价20万的车,几年之后以七八万的价格随意处理掉。

这种动作无疑会造成巨大的资产浪费,但车企却乐此不疲。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为了撑起某个阶段的财报或者销量,车企往往会选择以极低的价格将一批车直接放入二级市场。比如原价20万的车,5万就卖了。

这样做当然是亏本的,而且是大亏特亏。但相比这个时期财报数据爆发后的利益增长,多的几个亿“经营”支出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最近几年,不断有新能源“僵尸车”出现,很多就是前些年行业“大跃进”的产物。

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无疑是贾老板贾跃亭,他甚至本身就是会计出身,干起财务造假来更是轻车熟路。

主要做法就是让乐视与贾跃亭控股的企业进行虚假交易,然后还弄一些虚构的第三方交易,这样就会造成真实业绩虚增的效果。

这些行为的目标都很一致,那就是让这个公司看上去欣欣向荣,然后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买单。

(3)新能源行业“点刹”,其实是好事一件?

其实蔚来事件并非个例,在经历了今年以来的飞速增长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上而下开始“点刹”。

最近传出消息,摩根大通减持了小鹏汽车,360放弃了增资哪吒汽车,而这两家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销量分别位居新势力第二和第三,仅次于广汽埃安。

除此之外,万亿龙头比亚迪、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以及小康股份、隆基绿能、亿纬锂能icon等业内知名企业,也都出现了回调情况。

这些都是前段时间的热门股,这说明资本开始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行业了。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问题频频出镜,而且并没有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质量问题也频出,在重庆车展上,就出现了多名车主展台维权,控诉新能源汽车维修慢、黑屏、虚假宣传等等。

而新能源企业估值过高的问题也一直存在,明明只是十万级别的销量,甚至本身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市值却比一些年销量几百万辆的全球车企还高。

这说明在经历了飞速发展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确实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候由上至下开始踩一踩“刹车”,其实是好事一件。大家冷静一下,先解决各自的问题,也许后续才能走得更远。

(4)功夫拍案

截至6月30日中午12时,蔚来依然没有对“财务造假”问题给出有力的回应,倒是它的股价迎来了回暖,6月30日成功高开。这说明资本对它还是长期看好的,毕竟即使利润有水分,蔚来的整体业务依然是处于增长状态。

各行各业屡禁不止的“会计游戏”,本质上还是利益驱动,这意味着几乎无法避免,投资人只能尽量擦亮眼睛了。倒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的自上而下“点刹”,值得我们思考一下,也许是时候放低下速度了。

停下来歇一歇,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来源:有车以后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