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35年基本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新媒体 6.8w阅读 2022-07-27 14:12

  乐居新媒体济南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据悉,《规划》坚持贯彻国家、省规划部署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强化战略思维,聚焦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一、编制过程

  为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起草组深入15个区县(功能区)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注重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进行衔接,充分吸收国家、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精神,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进行论证评审,主动提交省发展改革委进行了审查。依次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十二届市委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现印发实施。

  二、编制思路

  坚持贯彻国家、省规划部署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强化战略思维,聚焦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一是注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优化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居民公平共享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二是注重优化城镇化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融、优、拓、补、培”的总体思路,统筹都市圈、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构建疏密有致、梯次发展、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新格局。三是注重提升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水平。突出“四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支撑作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全民共同富裕,推动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有八章内容:

  第一章,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确定目标要求。主要是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成绩,分析研判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了22项主要发展目标。

  第二章,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营造平等包容发展氛围。主要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拓宽外来人口集聚渠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保障水平,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第三章,加快优化城镇化布局,健全完善现代城镇体系。主要是提升城市功能,培育打造济南都市圈,推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对接融合,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统筹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分类推进老城区、东西部新城区、起步区建设,持续优化发展中心城区;加快打造长清、章丘、济阳三个主城片区和莱芜—钢城省会城市副中心,提升平阴、商河县城承载能力,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加大县域发展支持力度,补齐县城发展短板弱项;分类引导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城镇化发展新节点。

  第四章,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高标准打造数字共享生态。主要是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城市数字经济;以数据创新应用驱动政府服务转型,建设精准智治数字政府;推进民生领域“智慧+”应用,构建全民共享数字生活。

  第五章,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全力建设美丽宜居泉城。主要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彰显“山泉湖河城”独特都市风貌;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和节能降碳力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创城市绿色发展示范;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升泉城生态安全韧性;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六章,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扎实推进全民共同富裕。主要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推进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社会治理重心下沉,推动城乡社会治理协同高效;健全居民收入增长机制,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第七章,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主要是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稳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配置;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主要是从强化组织领导和完善推进机制方面明确推进措施,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来源:乐居新媒体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