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品牌如何应对科技平权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车以后 5.1w阅读 2022-08-15 13:03

有一个现象特别有趣:同样是四五十万的售价,现在的消费者们宁愿选择成立不过几年时间的新势力纯电产品,也不愿购买百年豪华品牌BBA们的电动车——在燃油时代呼风唤雨的“品牌力”,到了智能汽车时代似乎不再奏效。

7月底,BBA发布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各品牌全球累计交付新车116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下跌13.3%;奔驰全球累计交付新车98.52万辆,相较去年同期106万辆下跌7.46%;奥迪品牌全球累计交付新车78.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98.17万辆下跌20%,领跌德系三大豪华品牌。

伴随销量同比下滑的是举步维艰的电动化车型表现。上半年,宝马纯电车型全球销量为7.59万辆,奔驰旗下的EQ系列上半年销量为4.71万辆,奥迪纯电车型销量虽取得52.7%的增长,但也仅有5万辆的总量。

作为对比,2022上半年比亚迪销量超64万辆,一骑绝尘,超越特斯拉夺得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特斯拉全球销量为56万辆,仅Model Y一款车型就卖出去了97950辆。

“市场占比肯定有下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在过去几年里,BBA没有跟上新能源的高增长步伐,今年上半年燃油车又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在他看来,“尽管传统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力度比较大,但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产品还是有些‘水土不服’,竞争力不够强。”

被“去神话”的豪华品牌该如何应对新势力的冲击?

科技平权

燃油时代,豪华品牌凭借多缸发动机、大排量、AT变速箱、高级料材、个性定制等差异化方面,筑起高高的品牌力城池。在品牌力的耀眼光环之下,不断依靠产品线下沉降维打击普通品牌,吞食市场份额。

现在,智能汽车的到来将汽车带入科技平权时代,改变了市场游戏规则。

2021年5月,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首次在汽车领域提出“科技平权”概念。

他判断,智能汽车行业的大变革,是将云计算、大数据、AI赋能中国制造,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契机,更是中国互联网不能错过的下半场。而这场针对传统汽车业的变革,本质上是“科技平权”带来的“体验平权”,即通过科技的力量,使普通车也能在性能、体验、安全等方面,都不逊色于价格比它高几倍的车。

特斯拉在100万元之内做出了提速媲美布加迪、科尼塞克等千万级别hypercar的四门轿车;理想汽车在50万元之内打造了媲美500万的大型豪华SUV;售价仅为30万元的极氪001性能堪比300万的超级跑车“牛马伦”;哪吒汽车在10万元之内成功做出智能汽车……

这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横空出世,打破了人们对于品牌之间的刻板印象,尤其随着低欲望的第四消费时代逐渐到来,人们不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形象买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势力品牌也能够很快得到市场的包容。豪华品牌的光环被刺破,人们开始相信“产品为王”。

这依托于模块化平台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将科技普及的周期压缩,再通过软件、售后等服务多方面营收,以此改变传统汽车的定价规则。

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机,将原本由70多个零件冲压、焊接而成的Model Y后车架一体压铸成型,生产流程被大大简化,Model Y的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不到2分钟,占地面积节省了30%,生产工人减少200多个。特斯拉方面表示,这可以给Model Y节省约20%的制造成本。

特斯拉CEO马斯克与理想汽车CEO李想都是以效率著称的“成本杀手”。

8月初,理想汽车公布7月销量为10422辆,第二款旗舰SUV理想L9预定超5万辆。理想L9尺寸全面对标奔驰GLS,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形式,全系标配空气悬架、电吸门、双8155芯片、5块屏幕、创新的三维空间交互、21扬声器音响系统、座椅通风加按摩等100项百万级豪华车配置。

全系标配,摊薄成本,这就是理想的商业模式。

“比如7.3.4的音响系统,传统品牌选装需要6万-7万元,而理想L9作为标配,一年卖15万辆就能将成本分摊至100-200元。”李想认为,理想汽车的性价比就体现在,“把这些过去大家觉得 100 多万、200 多万高不可攀的产品拉到一个豪华品牌中型车的价格,让大家可以获得。”

在理想L9上市之前,只有一款产品、一款配置的理想汽车在2021年全年销量突破9万辆,比拥有8款纯电产品的奥迪全年销量还要高出一万多辆。

究其原因,身为传统车企的奥迪虽然实现了平台化造车,但没有吃透规模化的红利。

取长补短

奔驰、宝马、奥迪向来有互相学习的习惯,现在,他们要集体学习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造车企业的长板。在《一品汽车》看来,BBA们想要打破新势力的围堵,主要有3方面需要取长补短。

其一,性价比急需突破

奔驰在2021年广州车展推出EQA和EQB两款纯电SUV,这两款承担着EQ家族走量重任的车型并非基于纯电平台开发,而是基于燃油车GLA和GLB改造而来,在设计、空间、科技、性能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突破,但售价却高达32.18万-36.58万元和35.18万-43.78万元。

“车是好车,内饰质感不错,底盘也很稳,就跟油车感觉一样,价格要是控制在26万以内就值得拥有了。”在安徽EQA用户圆梦(化名)看来,相比售价相近的特斯拉Model Y、理想one,尺寸要小很多,人机交互系统、智能化程度也比不上新势力,“买入门BBA的,应该都不是为了性价比,因为性价比属实难堪。”

宝马新推出的电动旗舰ix,倒是基于纯电动平台正向研发,外观内饰设计都充满了科技感,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4秒级别。但售价同样远超舆论期待,高达84.6万元。对比之下,同样定位于中大型SUV的蔚来ES7在总功率、提速、配置、智能辅助驾驶等方面全部完胜宝马iX,而蔚来ES7的售价只有46.8万元。

“论科技感,论加速,论续航,新势力都只需要一半的价格就能提供给你,电动车时代的BBA性价比着实是太低了!”一位江苏的蔚来ES7准用户愤愤地说道。

一台车的售价由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机械素质、外观设计感、内饰质感、多功能,智能汽车时代,由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决定的机械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一个品牌树立差异化的根本,电池、电机、电控一级供应商开始统揽行业标准,比如宝马iX和蔚来采用的均是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而在外观内饰设计和功能性上,传统豪华品牌相比出奇出新的新势力更没有优势可言。

豪华品牌不突破性价比这层劣势,销量或许难有大的突破。

其二,加强产品记忆点

BBA们显然是嗅到了危机。一边头顶巨额研发成本压力,一边在终端做出让步,打折出售成为豪华品牌电动车市场常态。

但事与愿违。奔驰首款纯电车型EQC如今已有十来万的巨额优惠,但月销量还是仅有400辆左右。奥迪e-tron的销量更加惨淡,优惠同样高达十万余元,但月销量上三位数都成问题,2022年累计销量为467辆。宝马iX3上市不久就开启7万元大幅优惠,即便如此,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份长达一年的销售区间内销量也仅为15454辆,还不足“蔚小理”一个月的销量。

性价比之外,BBA们显然还有另外的短板。

这个短板就是他们的纯电产品缺乏记忆点。燃油车时代,豪华品牌的品牌力是依靠一项项突破科技逐渐积累起来的。奔驰的豪华设计、宝马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奥迪的quattro四驱、沃尔沃的三点式安全带、保时捷PDK变速箱、凯迪拉克电磁悬架技术、英菲尼迪零重力座椅……

智能汽车时代,5G、AR、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万物互联、元宇宙带给人们无限遐想,人们更迫切地想要看到颠覆性的设计与高科技,产品细分化、圈层化成为未来趋势。

特斯拉发明了数字底盘,FSD完全自动驾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全新体验;高合打造了数字生命体验,智城智路智车概念诠释了V2X技术的未来应用;蔚来ES7定位于滑雪、野营神器;理想L9专注家庭出行;小鹏P5把车变成移动第三空间……反观豪华品牌现阶段的电动车,显然没有满足民众们对“新汽车”的期待。

“奔驰的EQC、EQB、EQC,宝马的i3、i4、iX3,奥迪Q4e-tron、Q5e-tron、沃尔沃C40、雷克萨斯UX新能源等豪华品牌在售电动车,大部分都是‘油改电’车型,在产品形象上给人留下保守、传统的印象,没有明显清晰的车型定位。”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了豪华品牌电动车的误区,“所谓品牌力只是这个品牌能够带给我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而现在,这种优越感已经难以在传统豪华品牌中找到。”

其三,缺乏用户运营

时代变了,拥有高贵血统的豪华品牌们普遍缺乏用户思维。

过去十年甚至更早,车企造车靠的是工程思维。他们通过前期调研、论证分析等方式,推测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然后进行批量生产。虽然会参考消费者的需求,但对很多实际痛点依然难以全面掌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卖方市场,即使车辆存在短板,依然供不应求。

随着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新势力,车企普遍开始谋求建立用户型企业。直观的体现就是通过投票的方式为车型命名,还包括邀请用户对车身配色、轮毂、内饰、车载UI界面等产品层面进行共创,为用户构建社交圈,组织线下活动等,增加用户对品牌的参与感。

将用户运营做到极致的莫过于蔚来。它不仅为车主提供异地加电、换电服务、免费代驾、免费代步车、违章处理、机场泊车等用车服务,线下的NIO House更是成为了专属于蔚来用户和朋友们的生活空间,这里几乎每周都会有丰富多彩的线下车友活动。对于车主提出的建议,蔚来会虚心采纳、及时整改,并为谏言者提供积分奖励。CEO李斌甚至拿出5000万股权成立用户信托基金,让车主共享收益。

对于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电动汽车用户而言,这些用户运营的努力是奏效的。反观豪华品牌,补能体系没有新势力强,售后服务没有新势力人性化,用户参与度更是与新势力企业相去甚远。本就被称为玄学的品牌力,自然被逐渐淡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面对来势汹汹的科技平权大潮,豪华品牌是时候关起门来琢磨一下,所谓的“品牌力”究竟还能发挥多少余温。

来源:有车以后

作者:有车以后

相关标签:

上市公司半年报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