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下行,审视房企不能单看盈利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曾树佳 6.2w阅读 2022-08-18 20:54

  文/乐居财经 曾树佳

  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利润增速、利润率下滑已成常态,体现在房企的财务报表上的,是盈利能力的下滑。7、8月份,发布上半年盈利预警、预亏的A股、港股地产商,已超过50家。

  抬眼望去,大多上市主体均受到了影响,亏损几亿至几十亿的不在少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优质的房企也不能独善其身,因此简单地用规模、盈利的增幅标准,去评判房企发展的优劣,已不合时宜。

  8月18日,碧桂园也发布了一则盈利预警公告,其上半年核心净利润介乎45亿元至50亿元,股东应占盈利介乎2亿元至10亿元。但碧桂园董事会认为,上述盈利的影响因素,多为非现金性质,碧桂园的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依旧稳健。

  不同房企都有不同的境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碧桂园的销售水平、负债水平、企业战略层面上看,该公司内部运转如常、目标明确,中期利润的收缩,可能只是其在底部盘整的大环境下,短期的蛰伏而已。

  资产负债及利润平衡

  行业回暖不及预期,今年前7月,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额、权益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8.7%和52.2%,接近腰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4月负增长,房屋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时下降。

  上半年,疫情导致项目交付规模下降、项目结算减慢;前两三年拿地的部分项目,结算的毛利较低;为保障现金流的平衡,部分项目做了一些量价平衡;计提减值;利率波动造成了汇兑损失,致使利润表也承压。

  这五个方面,是碧桂园总结出的利润变薄的原因,也是业内企业普遍要面对的现实。不过,作为龙头房企,碧桂园仍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保持着韧性。

  1-7月,碧桂园公布的权益销售额为2152亿元,虽同比下降38.9%,但总体上明显优于百强企业。而据第三方统计显示,前7月碧桂园累计全口径销售额2854.9亿元,规模仍然居于榜首。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214个城市,如约交付1070批次,超25万套房屋;下半年计划交付50万套,履行着房企责任。

  在8月18日的投资者会上,碧桂园管理层披露,其一直把重心,放在保证资产负债及利润的平衡上,并确保核心资产和核心人员不受损。

  该公司主要通过销售回款,可动用现金的管理、审慎投资来维持收支相对平衡的状态,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通过经营性现金流,偿还高成本短周期的融资,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

  基于此,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才能保持平稳。其净负债率才能维持在50%以下,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可动用现金相对充足。

  作为示范性房企,碧桂园享受到了因自律而得到的融资便利,展开了全品种融资。包括自去年下半年至今61亿的公司债及中票、87亿的供应链ABS及ABN;以及今年发行的33.68亿可转债、24.1亿配售新股筹集款项。

  下半年,碧桂园在境外已无到期美元债;境内有两笔债达到可回售状态,合计40亿元。除此以外,下半年没有到期的直接融资。

  细看碧桂园的基本面,其稳健是多方面支撑起来的。

  活下去,再活得更好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认为,在市场下行和市场筑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以现金流为核心。做好资产负债和利润表的平衡。保证公司能够活下去,活到健康的市场到来之后,让公司能活得更好。

  先活下去,再在以后环境改善后,追求“活得更好”,这或许说出了业内房企的普遍心声。

  下半年仍处在底部盘整,城市分化的过程,虽然不会比上半年的情况更差了,但也不会有很大的反转。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碧桂园表示:“这个市场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是要有策略。”

  碧桂园的策略是,凭借充沛的货量、一万亿的可售土储、均衡的布局,去较好地对冲市场分化和疫情影响。公司可以通过调节货量供给,采取“以销定产”“精准供货”的方式,去对冲风险。

  而在产品方面,其将积极去调整产品,推出更加有适销对路的安排,比较稳健去度过现在的市场低谷情况。

  从更大的层面上,则不得不提碧桂园的全竞提升策略。

  从2018年开始,碧桂园已经连续做了四年的“全竞提升”,其中包含“一率五力”的执行,做到精细化管控,以及供销回支投的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做好了所有区域资产的投融管退,出清相对较差的资产,聚焦深耕在五大都市圈和确定性高的市场。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