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观察:中国新能源车逐“新”提“智”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3350阅读 2025-07-17 22:15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半年报”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40%,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增幅达75.2%。记者深入一线调研,探寻产业发展趋势,感受其逐“新”提“智”的脉动。

创新是激发产业活力的关键。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漆面缺陷检测与磨抛修复系统吸引众多目光。该系统通过AI计算成像及AI质检技术,外观缺陷检测精度可达0.15毫米并已深度应用。

在生产流程方面,AI发挥了重要赋能作用。赛力斯超级工厂1600多台智能终端与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生产自动化率达100%;长安数智工厂全域应用5G,采用40余项先进技术,借助云端生产线模板实现订单与生产无缝对接,让生产更智能、低碳、高效。

在市场洞察和性能追求上,产业链创新迭出。宁德时代针对东北地区电动车用户需求,创新推出骁遥双核电池,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从电池、操作系统到智能座舱,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形成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开放合作让汽车产业共享“链”上机遇。今年以来,产业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供应商与主机厂互融互嵌,如宁德时代在赛力斯工厂采用“厂中厂”模式,小鹏汽车与华为联合研发车载AR - HUD。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相连,宝马与北京初速度科技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同时,高效创新生态持续构建,东风汽车牵头成立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量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通过开放合作,产业创新效率提升,韧性加强。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产业非理性竞争现象作出部署。近年来,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盈利状况承压,2025年前5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整治力度,中汽协倡议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还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目前,重塑市场秩序初见成效,多家车企反对“价格战”,17家重点车企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60天,部分车企主动调整策略。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提出企业创新四大跃升。行业共识是,真正的竞争优势源于价值创造,新能源汽车要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驱动,成为“质的标杆”,中国汽车人肩负着把中国汽车做强、做大、做长久的责任。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