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诺泰生物(688076.SH)披露,已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公司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此外,2022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诺泰生物与6名高管合计被处罚7620万元。
受此影响,诺泰生物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月21日,公司股票停牌一天,7月22日复牌后,股票简称将变为ST诺泰。
诺泰生物是一家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学药,战略布局寡核苷酸业务,采用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模式的生物医药企业,于2021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2025年7月18日,其总市值为130亿元。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21年12月,诺泰生物向浙江华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持有许可人权益(以下简称“技术转让”),并于同年12月28日确认业务收入3000万元。然而,浙江华贝既不具备支付技术转让款的资金实力,也不具备实际应用该技术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同期,诺泰生物策划向浙江华贝增资,浙江华贝支付的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诺泰生物的增资款。因此,该技术转让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不应确认收入,导致诺泰生物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2023年12月,诺泰生物披露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4.34亿元。由于前述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事项,其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诺泰生物实际控制人、时任副董事长赵德中协助全面管理公司各项业务,组织安排实施技术转让业务、安排他人为浙江华贝支付技术转让款提供融资,并要求调高浙江华贝估值。
证监会认为,诺泰生物违反了《证券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诺泰生物和6名高管合计罚款7620万元。
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诺泰生物来自浙江华贝的应收账款为2500万元,是最大的一笔,占同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1.41%。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历史公告发现,2022年,诺泰生物有两笔投资,投资标的分别为杭州禾泰健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禾泰”)和浙江华贝。诺泰生物对投资杭州禾泰(投资金额2000万元)进行了信息披露,而对投资浙江华贝(投资金额4000万元)未进行信息披露,反映出其中存在异常情况。
具体来看,2022年9月28日,诺泰生物披露投资杭州禾泰,投资金额2000万元,持股比例9.09%,并于当日进行了信息披露。2022年年报显示,当年6月10日,诺泰生物董事会审议了对浙江华贝增资的议案,投资金额4000万元,持股比例11%,且已完成全部出资,但公司未对此事项进行信息披露,2022年年报也无法提供公告索引信息。
据了解,浙江华贝主要从事仿制药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工商变更记录显示,诺泰生物于2022年6月28日成为浙江华贝新股东,持股比例11%。
2025年7月19日,有到访浙江华贝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杭州市下沙街道的一个写字楼4层,门口悬挂了科技创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9块牌匾,但经查询相关政府网站,个别牌匾状态为过期失效。从门外可见,办公区有一些开放工位和会议室,但与药物研发和生产相关的元素较少。
诺泰生物于2022年11月起筹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19 - 2021年财务数据尤为重要。该公司于2023年3月7日披露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称,2019 - 2021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07%,业绩呈现良好成长性。但实际上,若剔除2021年年报虚增的营业收入3000万元和利润总额2595.16万元,诺泰生物2021年利润总额较2020年下滑约35%,2019 - 2021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4.8%,各项业绩指标的实际数字不如虚增营收和利润后亮眼。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