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具身人形机器人产业火爆的大趋势下,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因一笔反向控股权并购受到资本高度关注,其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20%的涨停,即便公司连发公告提示风险,仍难以阻挡股价被爆炒的态势。
7月18日,上纬新材在第八个交易日出现竞价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收33.47元/股。自7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拟以21亿元通过“协议转让 + 主动要约”方式收购公司控制权后,股价便从7.85元起步,短短八天内涨幅接近四倍,让五千余名股东收获颇丰。
上海一家机器人产业链头部企业资本交易部负责人梁远彬分析指出,“智元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独角兽,自带新兴行业的高成长性标签,明星公司入主本身就充满想象空间。同时,高质量的交易方案为上涨行情构筑了坚实基础,这种真金白银的实质性投入,与部分公司采用杠杆买壳模式形成了鲜明反差。”
根据7月8日上纬新材公告,成立仅两年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宣布以21亿元对价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权,实现“蛇吞象”的反向收购。若交易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上海一家券商机器人产业分析师苟红表示,“市场预期智元机器人将注入机器人资产,推动公司转型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化企业。尽管智元机器人声称本次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但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为其提供了境内资本平台,未来可通过资产重组或分步注入实现上市。此前宇树科技被视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热门候选,被智元机器人此次收购意外‘截胡’,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企业收购案例,引发资金狂热追捧。而此次收购也被视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发布后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标志性案例,叠加人形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红利助推市场情绪。”在苟红看来,上纬新材股价暴涨是“稀缺题材 + 资本运作 + 资金情绪”三力共振的结果。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人士看来,智元机器人此番收购成功,意味着“硬科技”企业在资本运作中拥有了更大话语权。一位接近智元机器人的业内人士透露,“在此之前,硬科技企业想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往往有赖于IPO或被并购。此前智元机器人两年内完成了10轮融资,这不仅令其估值快速增长,还享有了主导资源整合的机会,例如智元机器人与多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实质构建了技术应用的生态护城河。此番收购的成功,将为置身于新赛道并具有真本领的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种资本先行的竞争新范式。”该人士还指出,具身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中,技术领先者若忽视资本布局,可能面临“起大早赶晚集”的风险,而充分借力资本市场,则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先一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过他也提醒,“一些企业为迎合资本市场的机器人行情而仓促转型,最终可能陷入技术空心化的陷阱。部分明星初创公司在资本裹挟下急功近利谋求商业落地,也为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对于智元机器人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其能否将资本势能转化为技术动能,市场各方都将密切关注。”
尽管上纬新材股价涨势迅猛,但公司于7月16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截至7月16日收盘,公司最新市盈率为105.71倍,显著高于行业市盈率23.78倍的水平。公司还表示,股份转让交易尚需上市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相关事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涉及的其他批准,且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确认意见并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审批程序能否通过及通过时间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次股份协议转让能否最终完成也存在不确定性。
从营收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纬新材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为2300万元,同比增长22.26%。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人数为5142人,前十大股东中有三家外资股东、一家机构投资者以及六名自然人,有四名个人投资者在今年一季度新晋成为前十大股东。
券商资深投顾孟祥斌提醒,“从原来一家化工材料概念股华丽转身为具身机器人概念股,股价和估值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者不到十元的股价契合化工行业整体的估值,而转变为机器人概念股后,估值翻倍上涨不足为奇。另外,具身机器人的材料与上纬新材当前的主营业务也能实现有机衔接,当前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不足为奇,不过场外投资者需要注意投资风险。”
有投资人士分析,如果按照“借壳”上市来理解智元机器人成为上纬新材控股股东,此前智元机器人经过十轮融资后的估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纬新材股价涨停前30亿元的市值简单相加智元机器人150亿元的估值,那么上纬新材的市值将接近200亿元。“即使经过八个涨停后,上纬新材的总市值也就135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公司股价预计还有50%的涨幅,再加上资本的溢价炒作,不排除上纬新材可能会成为今年科创板乃至A股最大的‘妖股’。”该人士坦言。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