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推高端医械产业,链上公司或先受益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6.4w阅读 2025-09-18 04:18

Ai快讯 近日,《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的目标。

多位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家、投资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方案》从政策、资金、生态、审批、市场等多个维度,为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加速产品上市、拓宽市场渠道。这些举措有望助力细分行业公司从“国内龙头”迈向“国际新锐”,甚至成长为跨国医疗器械公司。

《行动方案》显示,上海将重点发展八类产品,涵盖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未来新型创新器械。

扎根上海的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对《行动方案》的出台倍感振奋。联影医疗董事会秘书、首席投资官蔡涛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自主创新 + 生态共建”,推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从本土领先迈向全球覆盖,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集群。目前,联影医疗已构建“整机—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的三级研发体系,在MR领域实现超导磁体、射频功率放大器等核心部件100%自研;在放疗设备领域正推进加速管、多叶光栅等核心部件及软件系统全链条的自主化。《行动方案》将为上述产品的研发生产审批等带来助力。

上海霖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洋表示,公司专注于AR脊椎手术导航系统,已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属于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高端手术系统的交叉领域,高度契合《行动方案》提出的重点发展方向。以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为例,《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等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研发。霖晏医疗将深化与上海本地三甲医院骨科强院的合作,开展AR导航系统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验证、算法优化、数据训练,同时利用《行动方案》支持的“联合攻关项目”或“医学人工智能专项”申报研发资金,聚焦手术规划AI算法精度提升、多模态影像(CT/MR/荧光)融合技术、AR显示与定位精度优化等。

《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上海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提升创新策源能级、强化临床赋能产业、优化审评审批服务、加速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培育壮大高能级企业、构建一流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等。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表示,从产业影响来看,这次政策释放的信号是全方位的。《行动方案》的出台,让启明创投等长期深耕医疗创新投资的机构,更加坚定了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投资的信心。

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关注到,在构建一流产业创新生态方面,《行动方案》要求上海通过市、区协同共建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三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形成“三区联动”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产业基地。顾哲毅称,公司将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利用地理优势获取人才、技术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且通过并购整合和吸引外资研发中心等方式,与国际领先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公司在全球的技术整合与市场拓展。

《行动方案》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为一批高端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加码创新研发注入了更多活力。顾哲毅表示,微电生理深耕电生理诊断与介入治疗领域多年,已有9款产品进入国家绿色创新通道,包括PFA和RDN等前沿创新技术。《行动方案》有望为公司创新产品带来更多资源与支持,加快创新产品商业化落地,明确提及的压缩审评时限,有望加快公司在高端创新产品的研发迭代、临床审批、上市推广节奏,进一步拓宽电生理行业等公司的护城河,加快在电生理器械领域的国产化。

胡旭波补充道,审评审批效率的提升,将推动更多创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让有临床价值的产品更快惠及患者。另有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师认为,随着医械审批、产品推广等多重政策支持落地,具备核心技术与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上市公司,有望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持续领跑,推动我国从器械大国向创新强国加速迈进。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