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场日报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开启反弹,两只巴西ETF明日上市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2628阅读 2025-11-12 16:08

2025年11月12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沪指险守4000点关口。截止收盘,沪指跌0.07%;深证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39%。沪深两市成交额19450亿。

涨幅方面,港股创新药板块领涨

image

具体来看,标普生物科技ETF(15950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涨超3%;港股通医疗ETF富国(159506)、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港股通医药ETF(513200)、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涨幅居前。

东海证券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业绩持续承压,仅创新药、CXO等少数子板块的业绩表现良好,行业整体受到集采降价、医保控费、去库存等多因素的影响复苏缓慢。随着集采规则的不断完善,医保商保目录的落地,器械设备招投标的逐渐活跃,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行业整体有望呈温和复苏态势。建议关注创新药链、设备器械、医疗服务、二类疫苗、连锁药店、中药、原料药等细分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认为,近期创新药板块情绪回落,随着BD持续落地,我们认为当前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短期调整后创新药板块弹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可继续重点关注基本面已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当前在投融资数据、订单和业绩层面均看到向好趋势。此外,左侧角度出发,考虑行业逐步复苏,我们认为可逐步关注医疗器械及中药等领域。

跌幅方面,新能源板块回调居前

image

中邮证券指出,光伏产业存在供需预期差,供给的“反内卷”行动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中国于2025年11月3日正式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中国是能源转型的行动派,我们认为需求的改善有望提前到来。

活跃度方面,短融ETF(511360)成交额居首

image

image

成交额方面,短融ETF(511360)今日成交额居首,达328亿元;银华日利ETF(511880)、科创债ETF国泰(551800)、科创债ETF招商(551900)成交额紧随其后。

换手率方面,5年地方债ETF(511060)换手率居首,达299%;科创债ETF大成(159113)、科创债ETF国泰(551800)、基准国债ETF(511100)换手率居前。

ETF发行市场方面,巴西ETF明日上市

image

具体来看,华夏巴西ETF(159100)、招商800现金流ETF(159119)、国联安港股科技30ETF(159120)、港股科技ETF天弘(159128)、华宝港股信息技术ETF(159131)、易方达巴西ETF(520870)明日上市,分别紧密跟踪巴西伊博维斯帕指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国证港股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信息技术综合指数、巴西伊博维斯帕指数。

华夏巴西ETF (159100)与易方达巴西 ETF (520870),适合有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能承受新兴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它们跟踪的巴西伊博维斯帕指数聚焦资源类核心产业,与 A 股相关性低,可分散组合风险,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适合看好大宗商品红利与巴西经济增长潜力的长期投资者。

招商800现金流ETF (159119)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看重盈利质量的投资者。其跟踪的中证 800 自由现金流指数聚焦中大盘企业,成分股以央国企为主,覆盖石油石化、煤炭等现金流稳定行业,历史年度胜率高、抗跌性强,且股息率处于较高水平,适配风险偏好温和、追求长期稳定分红的投资者。

国联安港股科技30ETF (159120)适合看好港股科技龙头、追求高弹性收益的投资者。该基金跟踪的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剔除非科技行业,科技纯度高,且龙头股权重集中,能精准捕捉头部科技企业的增长红利,在行业行情中爆发力较强,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认可港股科技估值修复逻辑的投资者。

港股科技ETF天弘(159128)适合希望覆盖 “泛科技” 领域、偏好均衡配置的投资者。其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科技、医药、汽车等多个领域,行业分布更广泛,能分散单一赛道风险,且成分股研发投入占比高,适合既想布局科技主线,又希望兼顾相关产业协同增长的投资者。

华宝港股信息技术ETF (159131)适合聚焦港股信息技术细分赛道、追求精准布局的投资者。该基金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信息技术综合指数专注于信息技术核心领域,能直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态势,适合看好AI创新、国产替代等产业趋势,想精准把握细分赛道机会的投资者。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