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0亿规模票面利率1.73%,浦发银行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3178阅读 2025-11-14 15:45

11月13日,浦发银行(600000)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宣布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已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完毕,且已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债券的登记与托管。据公告,本期债券于2025年11月11日完成簿记建档,11月13日发行结束,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设定为1.73%,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这一发行动作,是浦发银行近年来债券发行“频率加快、规模扩容、利率下行”特征的又一体现。

从境内债发行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5年(截至11月),浦发银行发债节奏与成本呈现显著变化。

2021年,该行发行2只普通商业银行债券,总规模1000亿元,债券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分别为3.48%、2.97%;2022年发行4只普通商业银行债券,总规模900亿元,债券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区间为2.45%–2.78%;2023年发行1只普通商业银行债券,规模300亿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2.79%;2024年发行2只普通商业银行债券,总规模600亿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区间为2.35%–2.38%。

2025年至今,浦发银行已经发行4只普通商业银行债券,总规模650亿元,债券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区间为1.66%–1.82%。

可见,其债券利率从2021年的“3%+”逐步降至“2%以下”,2021年票面利率仍有3.48%的案例,自2022年起全面进入“3%以下”区间,2024年降至“2.5%以下”,2025年更是低至“2%以下”。

以2025年发行的债券为例,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1.73%、科创债票面利率1.66%、普通商业银行债票面利率1.81%–1.82%,均为3年期品种。对比2021年3.48%的利率水平,若按相同规模计算,2025年每发行100亿元债券,每年可节省财务费用超1.7亿元,全年发债规模下成本节约效应显著。

这一“低利率化”趋势,一方面源于其AAA级信用资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资金面宽松环境下投资者对优质资产的配置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低成本融资为该行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领域,浦发银行的布局可追溯多年。截至2025年11月,该行已累计发行5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超千亿元。

早在2016年,浦发银行便开启绿色金融债券布局,当年一年内连续发行“16浦发绿色金融债01”“16浦发绿色金融债02”“16浦发绿色金融债03”三只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200亿元、150亿元、150亿元,合计50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2023年,该行发行“23浦发银行绿色金融债”,规模300亿元。

从其2025年中报披露的信息来看,浦发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已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格局。

绿色信贷方面,报告期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人行新口径)为671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12.9亿元,增长17.8%。自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累计向2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70.2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达815.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绿色新能源汽车贷款领域,报告期末,零售信贷绿色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达144.5亿元(不含信用卡),该类贷款余额占汽车贷款余额比例达44.6%;信用卡新能源车分期贷款余额216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05.1亿元。绿色低碳专区开通人数超120万人,绿色低碳任务完成超3347万人次,累计发放绿色积分8.9亿。

绿色债券业务上,报告期内,该行累计承销绿色债务融资工具10单,发行金额合计92.5亿元,承销份额16.2亿元;本币绿色债券新增投资规模111.6亿元,同比增长114.1%,报告期末绿色债券余额2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绿色资产证券化方面,报告期末,绿色资产证券化余额达106.7亿元,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同期,该行参与发行绿色债券,包括与财政部在英国伦敦发行的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券,以及投资国有银行发行的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的离岸人民币品种。

在绿色金融创新领域,报告期内,该行联合中债估值中心发布“中债-浦发银行绿色低碳股债优选指数”,为国内首只将投资视野覆盖境内绿色低碳股债等多资产类别的主题指数,同期还成功发行首笔挂钩该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绿色托管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新增“存量托管”“绿色托管”共42亿元,持续深化绿色普惠指数基金经营,推动存量业务续存,拓展新增绿地量化业务托管。

此外,报告期内,该行落地多项绿色金融市场首单,包括江苏省首单纤维技改项目转型金融项目贷款、深圳市首笔“降碳贷”、全国首笔水生态产品经营权质押下生态价值转换项目贷款,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与场景落地方面持续探索。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