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2025年11月14日,上交所上市委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54次审议会议通过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该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6月13日获受理,经历两轮审核问询后过会。
此次IPO,恒运昌原拟募资15.50亿元,投向沈阳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等5大项目,招股书上会稿中披露拟使用募集资金14.69亿元。审议会议关注恒运昌的成长性、业绩波动风险以及对大客户的依赖等问题。
根据公司招股书上会稿及两轮审核问询回复,恒运昌经营业绩在经历一段时间增长后,2025年开始下降。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是用于第三代Aspen系列7 - 14纳米制程半导体制造的关键零部件,长期被美国MKS和AE等海外巨头垄断。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国产化率不足12%。
恒运昌是国产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企业,先后推出CSL、Bestda、Aspen三代产品系列,打破海外巨头垄断。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产品Bestda系列可支撑28纳米制程,第三代产品Aspen系列可支撑7 - 14纳米先进制程。2024年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厂商中,恒运昌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在客户拓展方面,恒运昌产品稳定批量交付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商,成为其在薄膜沉积、刻蚀环节的战略级供应商。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恒运昌与上述客户已实现百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达38款,千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达24款。不过,恒运昌第三代产品Aspen系列虽可支撑14纳米先进制程,但在7纳米以下市场,国际巨头MKS、AE已形成垄断,恒运昌在该关键技术领域尚未取得突破。
业绩方面,随着半导体行业上行周期,市场需求旺盛,晶圆厂加大资本开支、扩充产能,对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采购需求增加,恒运昌在2022至2024年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2022年度至2024年度,恒运昌营收从1.58亿元升至5.4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4.91%;归母净利润从2618.79万元升至1.4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2.49%。2025年上半年,恒运昌实现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4.06%;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滑11.99%。
恒运昌预计2025年度营收同比下降,全年营收预计落在5亿元上下区间内,全年扣非净利润有可能低于1亿元,同比跌幅超20%。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恒运昌在手订单金额为1.2亿元,第三季度末锐减至8440万元,下滑幅度达29.67%。
股权结构方面,恒运昌实控人乐卫平直接持股比例为23.08%,通过恒运昌投资、投资中心、投资发展中心间接控制公司49.7861%股权,合计控制72.8727%的表决权。国有资本国投创业、上市公司拓荆科技分别持有该公司8.15%和3.09%的股份,为第四大股东和第七大股东。恒运昌股东名单中的国有资本还包括电控产投、基石资本、中科英智和湖南高新创投。
2022年度至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恒运昌对拓荆科技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5.23%、58.16%、63.13%、62.06%,呈上升趋势。2022年8月,恒运昌产品开始批量交付拓荆科技时,拓荆科技以2000万元投资恒运昌,投后估值5.7亿元。2023年10月,拓荆科技再次增资,恒运昌投前估值升至30亿元。2025年上半年,恒运昌将拓荆科技的信用账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上涨。截至2025年6月30日,恒运昌应收账款余额为13023.87万元,其中对拓荆科技的应收账款占比58.82%。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