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薄“手撕钢”量产,见证五年高质量发展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1w阅读 2025-10-05 06:48

Ai快讯 10月4日下午,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正满负荷生产。一卷卷薄如蝉翼、光滑如镜的“手撕钢”,在经过压延、清洗、光亮、拉矫、纵切、包装等自动化步骤后制成。

公司总经理段浩杰手中捏着一片厚0.015毫米的钢箔介绍道,“今年,我们的最薄‘手撕钢’实现了量产,这一批是发往上海的。”他还透露,由于高端钢箔需求日益增大,连续几年国庆假期他都坚守岗位,紧盯生产和研发。

“手撕钢”堪称不锈钢乃至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中国企业通过科研攻关,早已将其摘下。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精带公司时,称赞公司研发的0.02毫米“手撕钢”“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并勉励职工“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

精带公司牢记嘱托,持续奋进。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量产,续写着“百炼钢”到“绕指柔”的产业传奇。在生产车间的光亮机组前,钢箔随着开卷机缓缓向高温退火炉传送。段浩杰表示,“我们的‘手撕钢’单日产量可达3吨左右,其中最高端产品价格堪比黄金。”

目前,开卷机运送的钢箔供给国内头部手机厂商。段浩杰介绍,市面上流行的折叠屏手机,关键材料中几乎都有他们的产品,正因为有比纸还薄的“手撕钢”,折叠屏才能承受数十万次使用而不变形、不断裂。

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4年,公司“手撕钢”产值从5亿元增加到近8亿元。“手撕钢”的应用十分广泛,手机音量键里的弹片、柔性太阳能组件的模具、磁悬浮列车电缆的基底材料等都离不开它。

上海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曾长期依赖进口超薄钢材,如今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段浩杰透露,去年向上海超导供货10余吨,未来有望达到百吨级。

近5年来,“手撕钢”研发团队不断取得突破,一批“高精尖特”产品走向市场。“手撕钢”不仅实现了国产替代,而且性能全球领先,平均价格也从进口价300万元/吨降到了100万元/吨。

站在摆满奖牌证书的荣誉墙前,段浩杰坚定地说:“进步和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制造有更多的高峰等着我们攀登。”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