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年初在“小登股”的带领下,市场的高歌猛进有所不同。近一个月里,指数反复震荡,4000点来来回回争夺了好几次,风格也高低切换了好几轮,许多“久经沙场”的资深投资者也有点看不清了。
沪指近半个月以来,盘中再次击穿了20日均线,说明临近年底,无论是部分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获利了结的保守心态非常明显。
无独有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执行官相继发出警告,认为未来12-24个月内股市可能出现10%-20%的回调,这影响了市场信心。同时,美联储官员就未来降息路径释放出分歧信号,让投资者担忧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可能受限,这对依赖流动性的科技股形成了压力。
而在此背景下有一个板块却成为了市场的“孤勇者”,那就是基于价值和红利的代表行业——煤炭。从数据上看,近一个月内诸如钢铁、建筑、银行等红利板块均有不错表现,但其中煤炭以18.4%的涨幅断崖式领先!那么这场突如其来的"煤炭热"从何而来?
近一月涨幅靠前的行业(申万一级)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区间:2025.10.05-2025.11.05
供应“紧箍咒”遇上冬储“需求热”
在市场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冬炒煤,夏炒电”,以往在冬季北方集中供暖需求爆发,而锅炉的运作需要以煤炭为动力,因此冬季对于煤炭的需求会上升,最后也使得煤炭板块上行。而今年的情况更甚。
政策面上,受外贸谈判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黑色系的积极信号带动,下游采购意愿有所回暖。加之工业用电需求逐步恢复,推动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稳步上行。目前,大型煤炭企业外购价格与港口报价均表现坚挺,部分贸易商及站台发货方采购积极性增强,煤矿方面亦维持较强挺价心态,普遍对冬季储备需求抱有乐观预期。
从需求侧来看,下游行业逐步复苏,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节奏保持稳定,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终端电厂仍以执行长协煤拉运为主,到港运煤船只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多数电厂机组负荷处于高位运行。此外,外贸政策环境改善带动订单增长,进一步推升工业用电量。
从数据上看,秦皇岛港5500K动力煤价格持续冲高,截至11月5日,秦皇岛港口5500K动力煤报价788元/吨,已突破今年1月8日创下的前期高点,市场看涨情绪依然不减。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30
资金“以息换险”,煤炭或成最佳选择
在无风险利率保持低位、债市稳定的背景下,煤炭股当前的分红优势极为突出:2024年行业平均股息率超5%,部分龙头企业甚至达到10%以上,远高于国债收益率和多数红利资产。这使煤炭股天然具备“股息替代”属性。
近12个月煤炭行业平均股息率近4%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1.05
事实上,过去一周市场整体风格中也出现类似信号:银行股走强、中小市值反弹、港股低波红利上涨,均体现出资金偏好正回归“现金流可见、分红覆盖风险”的防御性逻辑。
近期多家券商研报指出,煤炭行业内盈利稳定、分红政策优厚的龙头公司,其股息率普遍处于4%-6% 的较高水平 。这个股息率已经接近部分龙头银行股的股息率了。
此外,即使近期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有分歧,但大概率即使12月不降息,明年仍将降息3次。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煤炭,和可能因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而涨价。
有哪些指数可以选?
别看煤炭如今涨势比较好,但是在市场上煤炭属于比较“冷门”的赛道,跟踪的产品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目前,煤炭产业含量最高的指数是中证煤炭产业指数。该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煤炭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以及煤化工产品生产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全面覆盖煤炭产业链,煤炭产业相关权重占比高达80.87%,远高于其他行业指数。
国泰中证煤炭ETF (515220)作为场内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持续吸金,今年来份额增长超300%,当前规模近130亿元。也得成为“百亿俱乐部”的一员,也凸显资金积极布局煤炭的意愿。
接着是中证煤炭等权指数指数,选取涉及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煤炭类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虽然样本均为煤炭相关公司,但采用等权重编制方法,单个公司权重较低,整体煤炭产业含量为100%,但分散度较高。
唯一跟踪该标的lof产品,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lof,其规模并不大,但胜在产品较为稀缺,近6个月内净值增长超30%。表现要略微好于中证煤炭指数,可作为投资者投资煤炭的第二选择。
信达证券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该券商指出,在能源大通胀背景下,未来3—5年煤炭供需偏紧的格局仍未改变,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的属性,叠加煤价筑底推动板块估值重塑,板块投资攻守兼备且具有高性价比。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