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材料IPO:营收净利先升后降,核心产品销量售价下滑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1.8w阅读 2025-08-03 09:00

今年3月中旬,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重启上市辅导,6月底上交所受理了其IPO申请。这是未来材料第三次IPO之旅,此次仅用3个月多月时间就走到递表受理环节,公司简称也从“未来氢能”改为“未来材料”。

未来材料主要从事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关键材料、衍生材料的研产销,主要产品包括全氟质子交换膜、全氟离子交换树脂、HFPO、ETFE、PPVE、PFA、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下游主要为液流储能、绿氢制备、氢燃料电池、锂电等新能源行业。

随着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和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已部分实现规模化量产,HFPO、ETFE、PPVE、PFA、含氟表面活性剂相关产品的量产及产业化,未来材料连续3年盈利,但业绩呈现先升后降态势。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未来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7.21亿元、6.40亿元,净利润1.43亿元、2.30亿元、1.65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23%,净利润同比下滑28.26%。其利润中,分别有1719.25万元、2396.39万元、2469.96万元为政府补助。 

受化工材料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以及部分产品竞争对手产能陆续投放及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影响,未来材料全氟质子交换膜、ETFE、HFPO等多个产品面临市场价格下行压力,特别是作为新增长点的全氟质子交换膜,单价从2022年的909.68元/平米,降至2024年的655.41元/平米,缩水27.95%。

2022年,未来材料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关键材料业绩在主营业务占93.99%,2024年降至60.20%,营收从4.88亿降至3.7亿元。虽然依然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但收入占比已经连续2年下降。

反观全氟质子交换膜,业绩大涨,业绩贡献逐年走高,2024年未来材料主营业务收入中,已经有24.68%来自全氟质子交换膜的贡献,对应金额1.52亿元,2022年这一占比仅4.45%。

全氟质子交换膜销量大增,或许是因为未来材料搭上了大连融科。

招股书显示,2024年,未来材料总营收同比减少8109.86万元,但全氟质子交换膜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8亿元,其中1.01亿元来自大连融科,贡献了66.45%的全氟质子交换膜业绩,大连融科也在2024年成为未来材料第一大客户,主营业务销售贡献占比16.48%。

公开信息显示,大连融科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近4亿元,专业从事钒液流电池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钒液流电池研发制造的能源科技公司。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的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

2020年1月,大连融科完成A轮融资,同年4月完成股改。2022年11月,安信证券曾发布过大连融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启动科创板IPO进程,但未能递表。

大连融科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上市。2023年4月,大连融科完成超10亿元B 轮融资,近日,国投证券披露了大连融科上市辅导进展,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并表示自2025年7月1日起,对大连融科开展下一期辅导工作计划,大连融科再度向“全钒液流电池第一股”发起冲击。 

如果大连融科成功IPO,对于未来材料而言,意味着持续稳定的订单来源。

来源:瑞财经

相关标签:

拆解IPO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