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盘中跌近2.9%,固态电池再度拉升,资金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7229阅读 2025-08-04 13:06

8月4日早盘,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一度跌超1%,权重股比亚迪一度跌近2.9%,后续跌幅收窄,宁德时代微跌,和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相关的汇川技术、盟固利、中国宝安、三花智控等领涨。

从7月30日宁德时代盘中深度下探,带动锂电龙头集体回调以来,资金的态度令人玩味,是错杀、资金博弈,还是抄底机会?反正对于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从7月30日到8月1日,已经迎来1000万份净申购。

另外一件趣事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部分龙头这两天盘中屡屡“假摔”:一度下跌然后又缓缓拉升,显示出虽然外部扰动因素颇多,但是龙头拥有相对扎实的基本面。

消息面上,8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7月销量数据。当月,比亚迪销售新车344296辆,持续稳固全球新能源销冠地位。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累计销量、超47万辆的海外成绩,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弯道超车”。尤其是在欧洲,从2021年全欧年销仅千余辆,到如今月销6000台已然常态化,比亚迪的全球化突围可称相当不错。

此外,另一个近期明显回调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基本面也比较乐观。据宁德时代近期公布的财报,二季度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超出市场预期,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韧性。同时,公司正借助创纪录的香港二次上市融资,加速海外扩张布局,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已从2024年的28%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5%。虽然近期宁德时代受到LG新能源与特斯拉签订了价值约30亿美元的储能电池订单,将在美国本土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不再是特斯拉储能磷酸铁锂电池的独家供应商)消息的扰动,但是仍需注意,宁德时代并不仰特斯拉鼻息生存,且其全球化产能布局也在加速推进,分布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地。

基本面来看,锂电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有好转趋势。2024年9月以来,国内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有所提升,在2024年的低基础上,头部几家电池厂2025年招标量有望大幅增长此外,2025年以来,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来自海外的订单仍在持续,国内显著好转,国内全年预期有望上调。从排产端看储能满产,动力爆款车型上市提前备货,锂电行业7月排产向上,旺季提前,供需格局进一步优化。

还有一个反复吸引市场资金的题材影响也较为显著:固态电池。近期,固态电池领域密集释放多重利好:全球首条车规级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攻关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进展,部分企业已通过头部车企产品验证,产业化进程较市场预期提前1-2年。技术突破叠加政策红利,推动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因此,锂电板块应该迎来更合理的定价,每一次的显著回调,都是关注板块的机会点。

截至2025年8月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估值23.5倍,距离2020年以来的均值还有84%以上的修复空间。布局工具上,看好产业链回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标的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不会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截至2025年8月1日,前十大成份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长安汽车、三花智控、亿纬锂能、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格林美。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2024年(-1.17%);2025年1-6月(5.1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