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孙肃博
IPO申请刚获受理就被抽中现场检查,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瑞新材”)的上市进程可谓“突遇拦路虎”。
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康瑞新材赫然在列。
据了解,IPO现场检查是监管机构筛选优质企业、防止“带病申报”的重要手段。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55家被抽中企业中有40家终止IPO,终止率达72.73%。
从康瑞新材的IPO进程来看,目前已进入问询阶段。
作为一家有着24年历史的老牌江阴企业,康瑞新材身上承载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光环,公司年营收直逼30亿元。
可即便如此,因为在海关申报时存在漏税的前科以及公司此前存在的多项财务内控不严的情形,康瑞新材很可能成为此次现场检查的重点关注对象,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查。
01
初创期找台商代持享税收优惠
曾因漏税被罚3.3万元
1987年,17岁的朱卫在家乡江阴化肥厂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岗位做起。
在化肥厂工作的五年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基层业务经验。1992年,22岁的朱卫迎来职业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转入江阴热电厂工作,并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晋升为了业务组长。
1996年底,朱卫跳槽到了一家台资不锈钢企业任业务组长。从国营厂到私企的环境转变,让朱卫萌生了自己做老板的想法。
1998年4月,朱卫的江阴市康靠得不锈钢制品厂正式成立。有意思的是,“康靠得”这个名字其实是朱卫前东家股东CONCORD INDUSTRIES LTD.的英文音译。
千禧年初,朱卫和妻子李莉又共同成立了江阴市康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江阴市康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阴康德”)。次年5月,江阴康德与中国台湾人王聪贤共同注册成立了康瑞新材的前身“江阴康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江阴康瑞成型技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瑞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王聪贤其实是朱卫找来的代持人。彼时,考虑到政策环境对外商投资企业优惠力度较大,当地吸引外资需求迫切且积极支持外资落地设厂办企业,朱卫委托王聪贤代为持有康瑞有限25%股权。
2006年6月,朱卫妻子李莉实控的香港康达受让了王聪贤名下登记的康瑞有限25%股权,自此朱卫、王聪贤之间股权代持关系被解除。
据了解,股权代持的合法合规性一直是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核查的重点问题之一。
瑞财经《预审IPO》穿透招股书中发现,2023年12月,即康瑞新材进行上市辅导期间,就2001年至2005年期间享受的中外合资企业“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税款及滞纳金进行了补缴,其中实控人朱卫支付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合计632.77万元。
在税务合规风险方面,康瑞新材不单仅有代持后补税这一个问题。根据招股书,因在海关申报时漏税,康瑞新材曾被罚了3.3万元。
具体来看,2020年12月9日至2022年10月13日期间,康瑞新材经办人员因工作疏忽,通过代理公司及物流公司申报进口货物时漏报燃油附加费、紧急燃油附加费、货币贬值附加费、低硫附加费、集装箱不平衡费等运输附加费,共计漏缴税款110,086.73元,相应违规滞纳金16,510.09元。
02
实控人夫妇八折卖股
分红+套现落袋超1亿元
二十多年前,朱卫还在为了公司省税大费周章地找台商代持股份,而现如今,其妻子李莉早已持有加拿大国籍。
根据招股书,截至康瑞新材递表前,朱卫和LI LI(李莉)夫妇为公司共同实控人,两人可合计控制公司总股本的72.52%。
其中,朱卫直接持有康瑞新材17.54%股权,通过江阴康德控制康瑞新材33.21%股权,通过江阴智达控制康瑞新材8.21%股权;LI LI(李莉)直接持有康瑞新材5.55%股权,通过 Brilliant Alliance持有康瑞新材8%股权。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2022年及2024年,康瑞新材分别进行了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及5000万元。按朱卫和LI LI(李莉)的持股比例计算,夫妇二人合计至少分走了6000万元。
除了分红外,2023年9月,LI LI(李莉)和江阴康德分别向比亚迪转让了138.8889万股和34.7222万股,合计套现了约7,499.99万元。
据瑞财经《预审IPO》查阅,截至康瑞新材递表前,江阴康德由朱卫持股99.99%,由LI LI(李莉)的弟弟李明持股0.01%。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在受让股份的同时,比亚迪还与中金石基金、诸瑞十五号、宝创创投、和希创投、华诺创投、葆鸿投资等6家投资机构以54元/股的价格,合计认购了康瑞新材619.24万股新增股份。
只不过,比亚迪受让LI LI(李莉)和江阴康德转让股份的价格为康瑞新材同期增资作价的八折。
根据招股书,2024年,比亚迪位列康瑞新材第二大客户。当期,康瑞新材向比亚迪销售钛-铝复合材料、精密金属异型材等产品,创收8.41亿元,占公司当期总收入的28.42%。
康瑞新材表示,比亚迪跃升为公司前五大客户之一,是因其2023年底完成了对捷普集团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的移动电子制造业务的收购,延续了捷普集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
03
营收净利双双倍增
七成收入来自全球电消龙头产业链
闯关IPO背后,康瑞新材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2022-2024年(以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53亿元、24.86亿元、29.9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分别约为3585.45万元、2.27亿元、4.15亿元。
2023年及2024年,康瑞新材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136.01%、20.59%,扣非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了531.74%、83.17%。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康瑞新材亮丽业绩背后,有超七成的营收是来自X公司产业链。据康瑞新材称,X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其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
不过,因需求变化,康瑞新材预计2025年来自X公司产业链的收入存在下降风险。
康瑞新材表示,X公司有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若未来公司无法通过X公司供应商资格复审,或者发生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事项且公司未能有效应对,或者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因客户需求变化带来的收入下降风险,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从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来看,康瑞新材各期的前五大客户包括富士康集团、比亚迪、长盈精密、领益智造、捷普集团、联丰集团、蓝思科技等,多为苹果公司供应商。
从业务领域来看,康瑞新材深耕精密金属材料领域二十余年,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形成了以钛合金熔炼、精密轧制、轧制复合、拉拔以及热处理为核心的精密金属材料全流程技术体系,并布局金属制粉、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等金属精密制造技术。
报告期各期,康瑞新材向前五大客户销售了钛-铝复合材料、精密金属异型材、精密金属磨光棒的产品。
研发方面,报告期各期,康瑞新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666.95万元、4,826.24万元和8,122.2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1.94%和2.71%。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康瑞新材的研发费用率高于福蓉科技,低于银邦股份。
康瑞新材表示,2024年度公司研发布局了镁-铝/铜-铝等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新产品,以及金属制粉、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搅拌摩擦焊等金属精密制造技术,研发费用增加幅度较大。
据瑞财经《预审IPO》发现,2024年康瑞新材新增了41名研发人员,研发费用项下的职工薪酬同比增长了65.86%至3,928.44万元。各期,研发人员薪酬占康瑞新材总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9.92%、49.07%、48.37%。
此外,2024年其在直接材料和委外技术服务方面的花费也有一定增加,分别支出了2959.19万元、599.96万元。
此次IPO,康瑞新材拟募资11.05亿元,其中9,044.89万元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98亿元将用于“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2.16亿元将用于“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2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康瑞新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8.59亿元,同期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亿元。2024年度,康瑞新材用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3.6亿元。
2024年末,康瑞新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6亿元,短期借款1.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3.04亿元。也就是说,康瑞新材尚存1.63亿元的短债缺口。
04
转贷7.7亿元
财务内控问题已整改
瑞财经《预审IPO》穿透招股书发现,康瑞新材除了有涉税风险,公司还一度存在个人卡、第三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转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等财务内控不严的情况。
具体来看,2022年度及2023年度,康瑞新材通过个人卡分别收取0.91万元、6.17万元废品销售款,全部用于发放员工奖金。
对此,康瑞新材表示,公司发现上述违规行为后,立即停止了个人卡的使用,对相关人员进行内控制度培训,根据款项性质进行了账务处理,相关个人卡已于 2023年11月注销,此后公司未发生个人卡情形。
与第三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康瑞新材涉及向第三方拆出资金及报告期之前对外担保代偿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两种情形。
向第三方拆出资金发生于2023年3月,彼时,康瑞新材拟与中科算能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称“中科算能”)及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中科城市大脑数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开展无锡市地方智慧工程项目的合作,并为该项目提供智能穿戴硬件产品开发及生产服务,康瑞新材为其提供了1500万元资金支持。
2023年9月,中科算能归还了康瑞新材拆出的资金。此后,康瑞新材在无新增第三方拆出资金。
对外担保代偿发生于2020年6月10日,江苏百舸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百舸有色”)当时向工商银行江阴支行贷款了950万元,康瑞新材的全资子公司江阴安兆对这笔借款的本金及利息承担了连带责任担保。
2020年11月10日,因百舸有色无力承担全部还款责任,江阴安兆承担了945.14万元代偿义务。2020年与2021 年,百舸有色向江阴安兆偿还60万元,剩余 885.14万元应收款项尚未收回,康瑞新材已于报告期之前对其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江阴安兆也是康瑞新材转贷的交易对手之一。2020年-2024年,康瑞新材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通过合并范围内主体及第三方取得银行贷款合计7.77亿元。
除了江阴安兆外,康瑞新材转贷的交易对手还包括卫智达、卫智达分公司、南通康瑞等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此外,还包括江阴市政府牵头成立的地方企业融资平台江阴澄企联企业服务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康瑞新材转贷相关借款本息均已清偿完毕,截至递表前,再无新增转贷的情形。
康瑞新材表示,针对转贷行为,公司加强了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完善了货币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并通过加强内部监督等方式确保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康瑞新材涉及的情形主要是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子公司之间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主要发生于2022年及2023年1-5月,金额分别为798.02万元和345.76万元。
康瑞新材表示,自2023年6月起,公司未再发生新的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行为,公司未因上述票据使用不规范行为与银行或其他第三方发生纠纷,也未因此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对于票据使用不规范行为,康瑞新材进行了积极整改,完善了相关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资金管理、融资管理和日常结算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力度与规范运作程度,有效保证了公司资金管理的有效性与规范性。
附:康瑞新材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评估机构:江苏中企华中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来源:瑞财经
作者:孙肃博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