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科创板日报》8月21日讯(记者 王楚凡)今日,中国电研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数据呈现出该公司上半年在营收、利润等多方面的表现及业务发展态势。
财务数据方面,中国电研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达2.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28%;扣非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增长36.51%。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电气装备业务收入增长以及销售回款增加使得减值损失同比减少等因素。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0.54%;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4.22%;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0.51%。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研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6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 -1.82亿元,同比增加了4.44亿元,公司在报告中指出,这一变化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业务板块表现不一。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以6.25亿元收入、26.84%的占比位居第一,销售规模有所增长,收入同步提升,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盈利空间被压缩。成套装备业务收入4.47亿元、占比19.18%位列第二,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部分项目执行周期长未达收入确认条件,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收入规模下降导致利润同步下滑。
地区收入上,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大陆收入为19.79亿元,占比84.95%,依旧是主要收入来源;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为3.50亿元,占比15.05%。
业务发展亮点颇多。中国电研成套装备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传统家电装备业务成功开发北非、德国、巴西等高端客户,巩固了市场份额;试验装备业务凭借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扩大了行业占比;涂装表面业务在传统二轮车涂装市场取得突破,实现涂装输送线关键装备国产化替代,还签订了印尼本田摩托车新涂装工厂总承包项目,夯实了在摩托车涂装领域的地位。
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电研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607件,其中发明专利399件。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36件,新增发明专利19件,这些专利涵盖高效低碳串联化成分容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
行业发展背景下,质检技术服务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且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国电研主要为电器及其相关衍生领域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形成质量技术服务、电气装备、成套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等四大业务领域。
此外,在诉讼进展方面,2021年11月29日,中国电研全资子公司擎天材料起诉何涛、烟台枫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涉及金额4000万元,二审已开庭尚未判决。公司与郑州比克公司就诉讼达成和解,郑州比克公司赔偿2000万元,已于2025年6月底前分期支付完毕。
截至8月21日收盘,中国电研报收于28.14元/股,总市值113.83亿元。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