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石药集团(01093)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期内,该集团取得收入总额132.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8.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48亿元,同比减少15.64%;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
公告显示,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多美素®和津优力®两款产品被纳入集中采购。本期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6.0个百分点至65.6%,主要是成药业务收入占比减少所致。不过,本期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5.5%至26.83亿元,约占成药业务收入26.2%。目前,集团有近90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其中12个已递交上市申请,超过30个重点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在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深化变革的关键时期,集采政策全面实施带来市场挑战,石药集团旗下多美素、津优力等核心产品价格大幅调整,致使成药业务收入阶段性承压。但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策略,集团在逆境中仍取得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创新 + 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石药集团依托丰富创新资产,深化与全球创新医药企业合作,通过对外授权、自主开发及研发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创新成果的全球转化与商业化步伐。2025年上半年,集团授权收入达到10.75亿元,为成药业务注入新增长动力,也彰显国际医药行业对其创新管线的高度认可和信任。集团表示将持续深耕对外授权业务,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经常性收入的核心来源之一。
在创新驱动方面,石药集团研发成果不断兑现。集团聚焦乳腺癌、肺癌、内分泌代谢等高需求治疗领域,加速推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II、KN026、SYS6010 (EGFR ADC)、TG103 (GLP - 1)等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其研发成果多次应邀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等国际大会上汇报,获得良好国际反响和广泛业界关注。
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石药集团以创新研发为引擎,构建覆盖全球的医药价值生态圈。在全球研发布局方面,通过“中美双报”策略开展多个欧美多中心临床试验,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体系和质量平台,为产品全球上市奠定坚实基础。在创新产品出海方面,自主研发的Nectin 4 ADC、ROR - 1 ADC、LP(a)小分子等产品实现海外授权,年初至今已完成4项对外授权项目,累计合同金额达97.1亿美元。2025年6月,集团与国际大药企阿斯利康就AI平台达成战略研发合作,推动中国创新药企从“产品输出”向“技术平台输出”升级,从“技术授权方”逐步升级为“全球联合开发者”。
石药集团拥有丰富的创新管线,已连续三年被列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发布的全球TOP25管线规模药企,本年度位列第19位,排名较去年上升5位。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新型药物制剂和辅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手性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建设了纳米产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 “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目前,集团拥有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其中大分子90余项,小分子60余项,新型制剂50余项;另有160余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中近60项为三期临床试验,预计到2028年底,将有50余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