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空降了一位大佬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拾遗地 1.9w阅读 2025-09-06 11:16


文/十一弟

昨天,国资委公布了对华侨城集团的三项人事任免——

免去张振高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退休;

免去刘凤喜的党委副书记、董事职务,不再担任总经理;

吴秉琪出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经理。

最有实权的两位大佬,同时下课出局,这样一来,华侨城集团就完成了权力洗牌。

华侨城集团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全国闻名的主题公园——欢乐谷,就是由其打造运营。

十一弟查了下,到今年上半年,华侨城集团的总资产将近4781亿。

在A股市场上,华侨城集团有一个核心上市平台——华侨城A,它的旅游和房地产两大主营业务,都装在里面。

去年,华侨城营收规模544亿,两大主营业务平分秋色——

其中,旅游业务收入273亿,占比50%;房地产业务收入269亿,占比49%。

这几年,由于市场整体下行,华侨城陷入了巨大困境。

从2022年以来,它的资产规模萎缩,营收下滑,并且持续亏损——

2022年,亏损109亿;2023年,亏损65亿;2024年,亏损87亿;今年上半年,又亏损将近29亿。

也就是说,过去三年半时间里,华侨城连续亏损多达289亿。

华侨城集团的一把手张振高,出任了上市公司董事长;二号位刘凤喜,则担任了上市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

张振高出生于1962年,今年将满63岁,这是大型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放宽后的最大年纪。

对华侨城来说,张振高的到龄退休,是进行人事调整的一个契机。

主营业务陷入困境、连续亏损,想要翻盘,就必须对核心管理层进行大洗牌。

作为空降高管,吴秉琪接替的,其实是二把手刘凤喜的职位。

在华侨城的核心管理层里,刘凤喜是相对年轻的高管,生于1971年,今年54岁,还在仕途上升期。

生于1972年的吴秉琪,比刘凤喜小了一岁,一上一下,其中缘由,不言自明。

三年前,华侨城上一任董事长段先念退休。

时任保利集团总经理张振高空降过来,接替了一把手的位置。

执掌华侨城的三年时间,张振高的处境很尴尬——

他的任职期限,与华侨城由盈转亏的业绩下滑期,高度重叠。

直至退休,也没能带领上市公司走出困境。

张振高的退任,并不圆满,华侨城的难题,只能丢给继任者了。

2022年,上一任董事长段先念在退休之前,已经预料到了华侨城将要面临的困境。

当时,段先念对华侨城的两大主营业务,作了一针见血的评价——

“随着房住不炒政策大基调成为常识,房地产从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爆发式增长已经失去理论基础。”

“疫情直接冲击旅游业,行业不景气还会持续一阵,但作为朝阳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战略地位,仍然明晰。”

他还为华侨城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几个思路——

“一是保持定力,积极破题旅游+互联网+金融补偿模式。”

“二是找准方向,科技与数字化是未来,是新商业模式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发展科技产业。”

“三是开拓市场,积极发现新领域投资机会。”

在市场高涨的年代,段先念是更懂华侨城的那个人——

在他身上,有地方大员和央企负责人的双重履历。

2015年接任华侨城一把手之前,段先念在西安主政曲江新区。

他做大了城市经营的概念,打造了文化+旅游+城市的曲江模式。

有了文旅开发、城市运营的政绩,段先念被提拔为西安副市长,之后又让他空降到华侨城担任一把手。

在华侨城任职的七年时间,段先念带领上市公司一路高歌猛进,到他退任前的2021年,营收规模跨过千亿。

但那时,华侨城已经出现了业绩滑坡的迹象——

它的营收增长了四分之一,利润却大跌了七成以上。

张振高从保利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空降到华侨城以后,他对行业的判断,跟段先念时代不大一样。

华侨城的两大主营业务中,张振高对房地产情有独钟。

毕竟,当时由其执掌的保利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平台——保利发展,喊出了“进三争一”的口号,仍然凶猛激进,还在寻求规模扩张。

到任华侨城以后,张振高亲自主讲授课,在内部做过一次房地产业务培训——

“要辩证看待房地产市场形势,顺市而为、顺市敢为、顺市有为。”

“要向市而生,坚定房地产是华侨城最大的主业的共识。”

据说,张振高用了三个“极端”,来形容房地产的地位和重要性——

“要充分认识房地产业务在集团总体战略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充分认识做强做优做大房地产业务对于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充分认识践行房地产业务新发展模式对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极端重要性。”

他给华侨城定下的新目标,是力争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开发商和行业排头兵。

张振高还提出了“一体两翼三功能”的新发展模式——

“一体”,指的是房地产开发这一主体业务;

“两翼”,是指依托房地产开发主体而形成的相关衍生业务,包括文旅项目,以及商业、酒店、物管、会展等相关泛地产业务;

“三功能”,则是指房地产主业要在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开发、运营、服务的多元化功能。

随后,在华侨城的生产经营工作动员大会上,二把手刘凤喜作了部署——

“外部形势正在发生积极转变,新的发展机遇扑面而来。”

“要全面理解稳地产政策,抢抓政策拐点期的重大机遇和窗口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年后的现在,张振高退休,刘凤喜被免职。

这次空降华侨城的吴秉琪,是一位央企红人。

吴秉琪的央企履历,主要是在华润集团一路升迁、平步青云。

他早在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从基层干起,先后任职于华润物业、华润营造等业务平台。

2007年转入华润置地后,职业生涯迎来快速上升期。

2013年,吴秉琪升任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成都大区总经理,之后又出任了华西大区总经理。

2019年,华润置地两名核心高管——吴向东、俞建出走后,董事会腾出位置,吴秉琪补位进入核心管理层,出任上市公司执行董事。

2021年,吴秉琪从华西大区调任华北大区担任一把手,同时兼任华润置地首席人力资源官。

执掌华西大区和华北大区期间,正处于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之时,吴秉琪干得风生水起、业绩斐然。

三年前,吴秉琪出任华润置地总裁。

在总裁位置上只干了一年多时间,2023年,吴秉琪空降至中建集团,担任副总经理,负责地产业务整合。

在中建集团任职刚满两年,现在又空降到了华侨城出任总经理。

短短三年时间,从华润置地到中建集团,再到华侨城,吴秉琪得到了火速提拔,深受重用。

人才都在体制内,大佬如过江之鲫,无数人在时刻准备着,只等一个机会。

可偏偏在吴秉琪这里,到处都是机会,这里需要他,那里也需要他。

这是被上头的伯乐相中了。

张振高空降华侨城之前,他是保利集团总经理;吴秉琪空降中建集团、华侨城之前,他是华润置地总裁。

在职业履历上,吴秉琪与张振高的差别很大——

他是房地产出身,从基层干起,有着更深厚的开发操盘与多元化业务经验。

在华润置地,除了开发业务,还有商业板块——万象城、万象汇等,也做得非常出色。

到现在,在国内房地产行业,华润置地已经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开发商了。

一个更好的平台,给了他更强的职业光环。

2023年,在华润置地仅当了一年多总裁的吴秉琪,让他空降到中建集团担任副总经理,负责整合地产业务。

当时,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

以承揽房屋建筑工程为核心主业的中建集团,开始亲自下场拿地,大举切入开发业务,从乙方变成甲方。

大央企搞房地产,不缺钱,也不缺资源,但忌惮没有效益和利润。

在中建体系内,已经有一家房地产旗舰企业——中海地产,体量庞大、盈利可观。

中建下属八个局公司,也纷纷设立了专业化平台,齐刷刷地大举押注房地产。

中海地产,再加上八个局公司,纵横交错的地产业务,必须整合平衡好资源和效益、规模与利润。

这就是带着职业光环的吴秉琪,空降到中建集团的作用与角色。

现在,华侨城面临的局面,比中建集团更困难,也更复杂。

不换思想就换人,旧地图到不了新大陆——

换人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不换人,只会让局面更艰难。

千斤重担,又落在了央企红人的肩膀上。

本文来源:拾遗地

来源:拾遗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