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呈现稳步升温态势。据Wind统计,截至9月22日发稿时,1329家上市公司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108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获得金融机构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支持的上市公司持续扩容,目前近490家。
具体来看,年内深市累计推出超350单回购增持计划,其中回购计划超250单,增持计划超100单。沪市方面,主板新增回购超130家次,新增增持超156家次;科创板公司新增回购超60家次,新增增持超20家次。
在持续扩大的回购队伍中,深市的绿电、长盈精密、聚光科技等公司8月以来纷纷推出回购计划。申银万国数据显示,8月A股回购实施和预案的金额均有所上升,预案金额环比增长102%,发布回购预案30笔,按上限计算共计77.9亿元。资金层面,约86%资金为自有/筹资金,含专项贷款的金额约占14%。同时,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潍柴动力、温氏股份等头部公司领衔回购,并披露了回购进展。
股东增持方面,8月以来A股控股股东增持实施和预案的金额也有所上升。申银万国统计显示,8月相关预案金额较7月大幅增加110.1亿元,环比大幅上涨1393.67%。进入9月,多家上市公司增持计划有了新进展。如青岛银行股东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2.33亿股至2.91亿股;山西高速实际控制人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山西交控金资管理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高于6000万元。
伴随央行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Wind统计显示,9月以来约11家公司公告获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支持;年内获得相关支持的公司数量扩容至近490家,涉及约130多家主要股东增持行为及350多家上市公司回购操作,累计贷款金额上限逾1000亿元。其中,雅戈尔取得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明州支行不超过8.64亿元的贷款承诺,贷款期限3年,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份;中远海发取得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最高不超过2.7432亿元的专项贷款支持,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
上市公司及股东的一系列股份回购增持行为,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动力,还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股价和市值增长,促使更多资本向具有增长潜力和长期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集中。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持续升温的回购增持潮是政策与市场良性共振的体现。年内上市公司逾千亿元的回购彰显了企业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近490家公司获得专项贷款凸显了政策精准滴灌。低成本资金激活了市场“稳定器”功能,助力企业修复估值及优化资本结构。
不过,田利辉提醒要警惕“作秀式”增持。部分公司承诺大幅回购但执行缩水或借贷款套利,成为“数字游戏”。投资者需分析资金来源是否为自有现金流、是否与基本面匹配、回购后业绩能否持续向好;监管要严控专项贷款用途,杜绝资金空转;回购增持应是企业与市场共建价值的长期工程,而非短期行为。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