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李辉退出高管名单,渤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少了七成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许淑敏 8349阅读 2025-09-23 20:41

文/瑞财经 许淑敏

翻开渤海证券官网,副总裁李辉已经不在董监高名单里面。

虽然还未有公开的披露公告,但从渤海证券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公司债券中期报告里面,亦可发现,李辉已经不在董监高行列。

该报告披露,渤海证券的其他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陶林、杨亮、李江、徐海军、齐朝晖、景鸿、马彦平、岳昕。其中,陶林、杨亮为副总裁。

上半年,渤海证券新聘任了监事会主席曹红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含变更)人数为1人。

李辉的工作履历丰富,其曾在泰康人寿、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泰证券等待过,保险、券商、银行经验兼具。2021年7月,李辉加入渤海证券,担任公司副总裁一职,主要负责的是自营投资业务。

从2024年年报来看,渤海证券24.06亿元,其中证券自营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11.17亿元,同比增长56.21%,占总营收46.44%,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营业利润率高达84.28%。 

2024年度,渤海证券营业利润为8.32亿元,营业利润率为34.59%。其中,证券自营业务营业利润占比显著上升。

足可见得,证券自营业务对于渤海证券的重要性。

但来到2025年上半年,渤海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下滑。期内,渤海证券自营业务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减少71.45%,占总营收仅为19.11%,毛利率为81.68%,略有下滑。

渤海证券的自营业务包括固定收益类自营投资业务以及权益类自营投资业务。

其解释称,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自营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投资收益降低,营业成本同比减少,主要原因为随收入减少,变动薪酬同比降低。

自营业务盈利下滑,影响了渤海证券整体盈利情况。上半年,渤海证券营业总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21%,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34.6%,营收、净利双跌。

尽管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收入有所提升,但该等业务体量仍较小。

对于渤海证券而言,维持营收的稳定性有其必要性。此前几年,渤海证券营收、净利增速波动明显。

2021年-2023年,其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73%、-52.91%、48.3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2.75%、-72.11%、35.33%。

渤海证券总部设在天津,是天津唯一一家本地证券公司,早于2016年启动A股IPO准备工作,但多年来IPO仍未果。

渤海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申请文件于2023年3月获得上交所受理。当前,渤海证券IPO项目审核状态仍为“已问询”。

除了业绩波动问题以外,渤海证券的合规问题亦讨论众多。

报告披露,渤海证券于2025年2月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对公司历史上担任的有关财务顾问未勤勉尽责案进行了立案调查,现已调查、办理终结。

依据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6.6万元,并处以169.81万元罚款。

来源:瑞财经

作者:许淑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