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年以来,在政策机制完善、企业国际化需求增长、港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等因素推动下,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
进入9月,多家知名企业披露赴港上市相关进展。9月25日盘后,赛力斯披露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的公告,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不过该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9月14日,紫金矿业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因恶劣天气,其全球发售预期时间表推迟,上市预定时间改为9月30日。9月12日,潮宏基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用于东南亚市场扩张与香港海外总部建设;千里科技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外,海澜之家9月上旬公告,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从融资渠道看,本轮A+H扩容潮除传统递表方式外,还出现换股吸收合并、私有化等创新方案。如浙江沪杭甬9月2日公告,拟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两地上市。
2025年以来,港股二级市场表现活跃。截至9月25日收盘,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32.03%、42.77%、29.55%,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今年赴港上市的A股企业股价表现也较为稳健,11只新股中有9只上市首日实现上涨或平收,截至9月25日收盘,11家公司中有9家股价正收益,赤峰黄金年内涨幅超115%,宁德时代等多家公司年内均涨逾60%。中信证券研究报告预测,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将进一步收窄。
“A+H”上市模式已成为港股市场募资重要部分。今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同比增长接近6倍,其中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的七成。截至9月25日,今年已有宁德时代等11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合计募资金额超900亿港元,另有30余家企业正在策划赴港上市。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陈文龙表示,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热潮的原因可归结为“人努力、天帮忙”。“人努力”指政策层面,内地监管机构鼓励,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优化制度;“天帮忙”指市场窗口,2024年下半年起港股持续上行,发行环境改善。
展望后市,陈文龙认为,当前正值中国企业“出海”关键期,香港具备独特优势,A股公司在此二次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认知度,为海外业务提供资本平台。二级市场方面,招商证券认为,短期港股市场或加剧波动,中长期盈利预期上修叠加估值修复将驱动上行。中金公司预计,若截至2025年6月末排队的A+H企业于年内完成上市,新增融资规模约3400亿港元、增厚当前港股总市值0.8%。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