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超节点行业:驱动、布局与产业链核心梳理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835阅读 2025-10-14 11:12

PHPWord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超节点行业发展现状、驱动因素、产业布局、产业链影响及相关公司进行点评,其主要内容包括:

超节点(SuperPod)由英伟达率先提出,核心是通过高效互联架构实现大规模GPU集群紧密耦合,是AI大模型训推的核心算力基础设施。GPU集群构建有Scale Up(纵向扩展)与Scale Out(横向扩展)两种路径,Scale Up依托NVLink、PCle等技术(如英伟达NVLink 5.0带宽1800GB/s、华为HCCS 392GB/s),支持张量并行、专家并行,时延达百纳秒级;Scale Out依赖Infiniband、以太网(带宽百GB/s级),支持数据并行,时延约10微秒。

超节点作为加强版Scale Up,还具备内存语义能力,可降低组网复杂度,其互联生态分两类:英伟达“垂直整合”(闭源NVLink+CUDA栈)与AMD、华为等“协议开放”(以以太网为基础,如华为开放灵衢2.0协议)。

从驱动因素看,AI模型需求从单纯堆砌算力转向高带宽、低时延的均衡系统,规模定律与钦奇拉法则要求参数和数据协同扩展;同时算力需求爆发,国内外CSP资本开支激增,谷歌2025年CapEx调至850亿美元,微软2025Q2 CapEx近242亿美元,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40亿元;此外,产业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甲骨文称推理市场“远大于”训练),主权AI崛起,欧盟拟投200亿欧元建20个AI工厂,英伟达今年主权AI收入有望达200亿美元。

布局方面,国外英伟达GB200 NVL72超节点单机柜含72个B200 GPU,通过NVSwitch实现全互联;AMD IF128超节点双机柜含128个MI450X,基于IFoE技术互联。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含384个NPU,算力300P,节点间时延增加低于1μs;阿里磐久128超节点单机柜容纳128个AI芯片,推理性能较传统架构提50%;中科曙光发布AI超集群系统,浪潮推出“元脑SD200”支持64路国产GPU,沐曦、曦智也分别推出光互连超节点产品。

产业链层面,服务器分工细化为板卡设计代工与机柜代工;光通信需求提升,华为CloudMatrix方案光模块用量比最高1:18,400G/800G为当前主流;铜连接在机柜内仍关键(如UB-Mesh用电气电缆),光电混合是长期趋势;IDC需液冷适配高功率(单机柜超30-40kW需液冷)。

相关企业中,华勤技术25H1数据业务营收破200亿元,中兴通讯服务器存储营收增超200%,中际旭创(光模块全球第一)25H1净利增69.4%,光迅科技400G+交付加速,英维克液冷收入超2亿元,科华数据获腾讯超70% HVDC订单。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