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近日报道,总部位于北京的华兴资本控股(01911)正就设立以币安原生加密货币BNB为核心资产的数字资产管理公司深入谈判,目标募资6亿美元并推进美国上市,基金面向亚洲与西方机构投资者开放,目前相关讨论已进入后期阶段。
华兴资本深化加密资产布局
要理解华兴资本的这一决策,需先回溯其近年的战略转向轨迹。作为中国新经济金融服务领域的标杆机构,华兴资本控股由包凡于2005年在北京创立,核心业务涵盖投资银行、投资管理、财富管理三大板块,以“投资+投行”双轮驱动模式深耕科技、医疗、企业服务等新经济赛道——其投资银行业务曾连续17年稳居私募融资财务顾问市场首位,参与过京东、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融资,还助力找钢集团通过De-SPAC路径在港上市;投资管理板块资产管理规模约490亿元,旗下基金聚焦成长与成熟期企业;财富管理板块则以“投行+私行”模式服务高净值客户。2018年9月,华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31.8港元,募资约3.96亿美元,此后通过多地域分支机构及四地证券业务牌照构建跨地域服务网络。
不过,2023年创始人包凡失联配合调查后,华兴资本开启“去包凡化”治理优化:2024年包凡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由妻子许彦清接任董事会主席,王力行出任CEO,形成职业经理人团队主导的治理结构;同时强化执行委员会决策机制,提升组织灵活性与跨部门协同效率。在此背景下,公司战略重心逐步从传统新经济领域向区块链与数字金融倾斜。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转向,华兴资本在2025年8月22日与YZi Labs正式达成战略合作,迈出了布局加密货币领域的关键一步——当时华兴宣布配置约1亿美元专项资金投资BNB,成为香港首家将BNB纳入自有数字资产配置的上市公司。
而此次联合发起6亿美元BNB基金,正是双方合作的深化与升级:根据计划,华兴与YZiLabs将各出资1亿美元,剩余4亿美元来自外部机构支持者与投资者;基金将效仿迈克尔・塞勒旗下Strategy Inc.的比特币储备策略,通过持有BNB为机构提供币安生态系统增长与价格波动的风险敞口。
作为联合发起方之一,YZi Labs前身为Binance Labs,2025年初完成更名并独立运营,目前管理约100亿美元加密相关资产,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担任其投资委员会成员,与负责人Ella Zhang共同主导投资决策。近期,YZi Labs持续围绕BNB生态构建战略联盟:不仅在新加坡举办“BNB Visionary Circle”高管晚宴,推进“点燃下一个万亿”倡议,还参与支持比特大陆前高管创立的B Strategy推出10亿美元BNB工具——该工具被定位为“BNB生态系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计划对BNB核心技术与社区发展进行再投资。
BNB生态价值成关键支撑
而这一基金得以推进的核心逻辑,在于BNB自身的技术实力、经济模型与生态价值构成了坚实支撑。
作为全球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于2017年7月通过首次代币发行(ICO)推出的原生加密货币,BNB的发展历程堪称加密资产生态进化的典型:初始为以太坊ERC-20代币(总量2亿枚),定位为币安交易所手续费折扣工具(最高可享50%优惠);2019年随币安链(Binance Chain)推出完成迁移,成为链上原生代币,功能拓展至交易结算、去中心化应用(D Apps)运行燃料;2021年币安智能链(BSC)上线后,与币安链形成并行架构,支持智能合约与DeFi应用,大幅提升生态扩展性;2022年两条链整合为“BNB Chain”,采用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处理速度可达10万笔/秒,单日最高可处理1亿笔交易;2025年技术路线图更提出亚秒级区块确认、零Gas费交易、恶意MEV防护等创新方向,推动其向“AI优先”的智能化公链演进。
在经济模型上,BNB的“双重通缩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其价值锚定——通过“季度自动销毁+实时Gas费销毁”组合,季度销毁量根据BNB价格与BNB Chain区块数动态计算,长期目标将总量缩减至1亿枚,实时销毁则按固定比例燃烧每笔交易的Gas费。
截至2025年10月,BNB总供应量已降至1.39亿枚,流通量较初始减少34%,年化通缩率达4.5%。
与此同时,其应用场景持续多元化:除传统交易所手续费支付外,已覆盖DeFi生态(作为质押资产参与Lista DAO借贷、Pancake Swap流动性挖矿等)、NFT与链游领域(支持数字资产交易、游戏内道具购买),甚至进入机构级支付与跨境结算场景(被迪拜土地局、不丹经济特区等纳入官方储备或结算工具)。
更值得关注的是,机构对BNB的布局已形成“浪潮效应”。CEA Industries目前持有48万个BNB,成为该资产最大公开企业持有者;Nano Labs、Windtree Therapeutics等企业也于今年夏季跟进BNB投资;币安旗下BNB网络公司(BNC)曾宣布购买20万枚BNB(约1.6亿美元)。这一趋势与数字资产国债(DAT,即机构通过设立持有数字资产的金库公司实现资产配置)策略的兴起高度契合,传统资产收益不足正推动企业财资模式向加密领域转型,而华兴与YZi Labs的6亿美元基金,正是迄今对BNB规模最大的机构承诺之一。
从行业视角看,此次基金的推进具有多重示范意义。对华兴资本而言,这既是其战略转型的深化——继成为香港首家配置BNB的上市公司后,进一步通过基金化产品打开机构服务空间;也契合香港政府推动数字资产合规发展的政策导向,借助自身“传统金融+加密生态”的双重优势,成为连接传统机构与加密市场的桥梁。
此前,华兴已通过助力嘉楠科技等区块链企业上市,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与合规经验,而此次基金若落地,或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领域的先发优势。
当然,这一布局与BNB生态的发展仍面临挑战:监管层面,Binance与美国司法部的和解进展尚未明确,全球加密监管框架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基金后续上市与运营;市场竞争上,Solana等公链正通过技术迭代分流用户,BNB需持续强化生态壁垒;技术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公链的稳定性与资产安全性仍是机构考量的核心因素。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