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券商再融资市场迎来多项关键进展,多家券商定增项目先后获批,再度释放“破冰”信号。
10 月 13 日晚间,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不超过 60 亿元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这一历时逾两年的资本补充计划终于落地。证监会批复要求公司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申报文件和发行方案实施,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此次 60 亿元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补充资本金,投向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另类投资业务、做市业务等六大方向,其中 15 亿元投入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占比为 25%。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拟同比例认购且锁 5 年,释放长期发展信心。中泰证券定增项目推进效率显著,5 月 28 日获上交所受理,9 月 5 日过会,9 月 15 日提交注册,10 月 13 日获批,从受理到注册仅用约 4 个半月,与南京证券、天风证券等年内完成定增关键节点的券商节奏相近。
此前,南京证券不超过 50 亿元的定增方案也于 9 月底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该定增计划于 9 月 29 日过会,红塔证券为本次保荐机构。南京证券早在 2023 年 4 月 29 日便披露了定增预案,并曾两度修订预案稿,将募资重点从证券投资业务调整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方向。该定增方案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获上交所受理,至 9 月 29 日过会仅耗时 4 个多月。此次定增主要集中在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四大业务条线。南京证券表示,净资本是券商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此次定增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拓宽发展空间,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运营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进入 2025 年以来,证券行业再融资节奏有所变化,积极信号持续释放。多家券商首次发布于 2023 年的定增计划相继迎来“破冰”。天风证券的定增方案推进效率同样较为突出,该方案于今年 3 月 13 日获受理,5 月 30 日便实现注册生效,全程仅耗时两个多月。40 亿元募资金额中,20 亿元拟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15 亿元投向财富管理业务,剩余 5 亿元则分配至投资业务。
在此背景下,更多券商开始启动或推进定增计划。今年 7 月,东吴证券公布 60 亿元定增预案,也是年内首家推出定增计划的券商。公司表示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预计不会对下半年业绩产生直接影响。手握券商、公募双牌照的指南针,也在今年 5 月 14 日更新 29.04 亿元定增修订预案,募资将重点投向旗下麦高证券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从募资投向来看,聚焦主责主业,专注于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而非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成为各券商再融资思路的重要调整方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上市券商将不再盲目追求业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券商将主动优化募资结构,削减自营等重资本业务的投入,转而加大对财富管理、投行等轻资产领域的布局,募集资金投向的决策也将更加科学合理,与公司自身的经营实际和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