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自9月下旬起,台风“桦加沙”“麦德姆”先后侵袭广东、广西等沿海区域,对当地海洋牧场造成冲击。在此情况下,保险业积极行动,推进防灾减损与快速理赔工作,为养殖企业抢修设施、补苗复产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后,雷州半岛周边海洋牧场部分深海网箱、养殖设施面临损毁风险。人保财险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风灾指数保险应急响应机制,仅2小时就完成3名客户680万元海洋牧场保险预付赔款划付。广东湛江某海洋养殖企业负责人感慨:“风还没过境,深海网箱的赔款就到账了!”这笔及时到账的资金有力保障了企业后续抗灾复产工作。
在台风影响期间,人保财险理赔团队采取“防灾 + 理赔”双线作战模式。线上与气象部门实时联动,动态追踪台风路径和强度,精准测算赔付标准;线下与渔民共同加固网箱支架、更换破损网衣,最大程度减少水产品逃逸损失。
此外,台风“麦德姆”带来的极端天气触发了2025年湛江市台风巨灾保险赔付标准。人保财险发挥巨灾指数保险“气象数据定责、免现场查勘”的优势,在台风影响减弱、核心数据确认后,迅速启动应急理赔流程,在台风登陆后20小时内紧急拨付首笔预付赔款3000万元。这是湛江市今年第二次启用台风巨灾保险应急赔付机制。此前,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后,人保财险已向湛江市财政局支付湛江市巨灾指数保险赔款1020万元,两笔赔款累计达4020万元,为灾后应急处置与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凸显了保险机制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稳定器作用。
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海洋牧场保险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海洋牧场主要面临气象灾害风险、海洋灾害风险、疾病风险及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海水养殖保险为主,水产养殖设备设施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自然生态体系保险为辅,其他保障机制为补充的多层次海洋牧场保险体系。其中,海水养殖保险因承保标的繁多、养殖模式复杂、道德风险突出及自然灾害风险暴露等因素,业务呈现“五高”特征,即高需求、高增长、高保额、高波动、高赔付。
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保险保障水平将提升至6.9%,保费规模将达30亿元。气象指数保险凭借数据客观、触发明确、响应高效等优势,将成为破解复杂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可与其他险种灵活组合形成复合保障方案。报告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强农险、水险、责任险等多业务条线的风险交流,构建承保、理赔、防损减灾全链条的客户服务体系,为海洋牧场发展筑牢风险保障。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