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等多券商公告股权无偿划转指向国资整合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177阅读 2025-10-16 15:48

Ai快讯 10月15日,首创证券(601136.SH)公告披露,其控股股东首创集团拟将持有的9742.3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3.56%)无偿划转给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京投公司)。

本次划转完成后,首创集团仍为首创证券控股股东,将直接持有首创证券14.54亿股股份,占当前总股本的53.20%;京投公司仍为第二大股东,将直接持有首创证券5.71亿股股份,占当前总股本的20.87%。

这场市属国企间的股权变动,虽未改变公司控股股东地位,但反映出国资布局逻辑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首创集团在公告中明确,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与京投公司的战略合作,为首创证券发展赋能,优化股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这是北京国资体系内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京投公司作为专注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平台型企业,与首创证券的合作可打通“产业需求 - 金融服务”的衔接通道,既为券商拓展特色业务空间,也能在资本层面给予更有力支持。

有华北券商从业人员指出,此次股权划转虽涉及比例仅3.56%,但在企业层面,协同效应的释放成为核心看点。京投公司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储备,将为首创证券带来基础设施REITs发行、项目融资、产业基金管理等增量业务机会。

首创证券的股权划转并非个例。2025年多家券商股权发生变动,主要通过无偿划转或协议转让方式,且多与国资整合相关,旨在优化布局、提升效率或强化管控。如招商证券、西南证券、华安证券、长江证券等都有相关股权变动公告,2月财政部还计划将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导致部分券商实控人变更。

这些案例同属国资整合路径,共同反映了行业分化趋势。田利辉指出,当前券商行业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券商并购重组大趋势下,优质券商获战略加持,弱质券商面临整合压力。

惠誉评级非银分析师张榕容在研报中指出,随着结构性调整推进,中国证券业分层进程将加速。具有全国性布局的政府背景券商或将利用规模优势寻求海外扩张,局限于省级布局的券商则会借助政府股东关系夯实本地市场。

招商证券非银分析师郑积沙、国联证券非银分析师刘雨辰均认为,自上而下推动与交易双方同属同一实控人,是促成并购的重要原因。刘雨辰提及潜在标的包括汇金系旗下券商、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券商等,同一实控人旗下且业务存在互补性的券商,后续发生并购重组的可能性较大。

张榕容表示,地方政府在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趋势下,正借助券商的中介角色支持本地经济发展,国资主导的股权调整正在推动券业逻辑转变。国开证券非银分析师黄婧预计,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头部券商有望实现外延式整合,部分中小券商则注重区域和业务互补。

首创证券此次划转仍需经过北京市国资委批准、交易所合规性确认等流程。市场将持续关注股权过户完成后,双方在业务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具体动作。上述华北券商从业人员称,“国资股权的无偿划转只是第一步,后续能否实现‘1 + 1 > 2’的协同效应,才是检验此次调整价值的核心标准”。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