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第七批侵害用户权益APP通报,将平安消金推上舆论风口。
其旗下同名应用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点名,成为本次抽查27款违规APP(SDK)中唯一涉事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实测,用户注册该APP时需强制“一键授权”,将个人信息同步至18家“平安系”关联机构,覆盖保险、信托、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这种“捆绑式授权”模式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直接违背《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最小必要”原则。
更关键的是,此次违规行为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明显冲突。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底出台的《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严格限制跨机构数据共享;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5月实施的《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更细化规定,数据收集需履行明确告知义务,核心数据共享需经过严格审批流程,平安消金的“一键授权”模式显然突破了上述法规设定的合规底线。
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平安消金首次触碰合规红线:2024年7月,该公司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消费者投诉渠道管理不尽职等问题被罚145万元;2021年5月也曾因未经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网信办通报。
面对监管通报,平安消金作出回应,表示“将确保在时效内尽快完成整改”。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已明确要求,被通报APP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逾期将依法从严处置。
平安消金的合规漏洞并非孤立现象,此次除了平安消金外,多家头部金融机构旗下26款应用亦因合规问题被点名。
通报显示,浦发银行“浦发银行电商站通”“浦发交易银行数智化企业E+”等3款应用,光大证券“光证科技e站”及其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的“光大期货营业厅”,工商银行“工银安盛寿险”、交通银行“交行企业银行”、建信人寿“建信e站”、华宝证券“华宝证券”等,均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违规;太平洋保险“太保e通”“太平洋寿险BPM直报服务平台”等多款应用,或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或“未妥善处理用户投诉”;众安保险“众安保险服务”“众安健康”,中宏人寿“中宏福利社”“中宏关爱MOVE”等,也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点名。
此外,上海金东权益交易所有限公司“远期货”、国投期货有限公司“远程线上双录”、上海徐江房地产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懂家”等非金融领域应用,也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未规范安装卸载行为等问题被通报。
无独有偶,早在2025年4月,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就曾一次性通报67款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APP,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赫然在列。
据公开信息,平安消金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资本50亿元,由中国平安(601318)持股30%并主导运营,依托“金融+科技”模式覆盖全国超2500个县级行政区,核心产品为“平安小橙花”“平安小橙果”。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