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的高管,梳理标杆房企的职级体系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地产同学会 5534阅读 2019-10-19 11:04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艳姐说

  前段时间,艳姐曾盘点过2019上半年那些“说升就升”的地产高管。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这张表格里,最多的莫过于得力干将的升迁了。而一系列房企内部提拔案例,越来越让人重视一家企业的内生力量。

  对房企来说,高管内部提拔有自身的优势,一个团队里优秀的人直接提上来,会树立一个标杆,让大家看到希望。同时,犒赏打江山的得力干将,也能体现一家企业的文化厚度、温度。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房企都比较注意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在关注些消息时,除了羡慕这些火箭蹿升的大佬和青年才俊们,更让我们好奇的是每家房企的职级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家房企职级体系背后对应着怎样的人才梯队建设?不同的职级体系和薪酬段如何挂钩的?

  一般来说,对于企业,职级体系很大程度更多扮演着一个管理工具的角色,它可以是人才梯队建设的考量工具,可以是员工激励的表彰工具,也可以是人才发展的衡量标准,还可以是薪酬方案和薪资结构的工具。而对于员工而言,职级体系主要意味以下三点:

 01

  职位序列

  你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般而言,职位序列也称岗位序列,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岗位名称体现工作职责分工,而职业序列代表的就是你的职业发展通道,直接决定了你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地产行业,大部分房企普遍采用职位双序列,即管理序列(M)与专业序列(P)

  在“双通道”体系下,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走管理线,通过承担更多责任实现晋升;也可以选择走技术、产品或市场等专业线,通过岗位上技能和经验的提升,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双通道”的设计在本质上是为了给那些“不当官”的员工一个盼头,避免“千军万马走管理独木桥”的发展瓶颈。

  也有一些房企不一样,为员工规划的发展路径更丰富。

  比如龙湖就根据职能大类为员工设计了5个职位序列,分别为高管序列(G)、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销售序列(S)以及服务序列(E),如下图所示: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不同序列各职级之间并没有对应关系)

  在职业序列丰富的同时,其也有一定灵活性,除了服务序列之外,龙湖不同序列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充分保证了员工发展的多样性。

  有个龙湖营销朋友一直都想转岗,在明白自己的诉求之后,主动去了解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所需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抓住龙湖的内部转岗机会,成功从销售序列转为专业序列,从住宅营销岗转到了冠寓市场岗,后来跳槽成为某房企的市场经理,顺利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变。

  所以,各位小伙伴,想要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第一步应该先想明白自己的职业规划,你到底是想走管理通道还是专业通道?不同的通道发展路径如何?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真正做好了这些准备再谈岗位选择、职业发展,才是明智之举。

  02

  职级

  衡量能力的标尺

  从本质上看,我们认为,职级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它代表着企业对你能力的认可。

  能力越高,职级就越高,所以职级一般也就决定了你在团队中的地位与话语权,因此小伙伴们在做职业选择时,去了解目标房企的职位等级划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小伙伴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非常看重职位名称(比如经理、高级经理这些称谓),却会忽略职级。

  曾经有一个求职者,说是拿到某top60房企的经理职位,虽然薪资没怎么涨,但是职位比他现在连升了两级,于是非常心动。但是真正了解后才知道,所谓的经理对应职级是P2,这家房企随随便便一个员工对外都说是经理,上面还有高级专业副经理,高级专业经理,资深专业副经理,资深专业经理……知道这些信息后,他便果断拒绝了offer。

  职级除了代表能力之外,对于求职者而言,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还是定薪的依据。

  大多数房企,每个职级都对应着一定的薪酬带宽,基本上职级一旦确定,就直接决定了你能拿到多少基本工资以及福利。

  而且还会影响你在企业中享受的各项标准,比如餐饮标准、住宿标准、交通补助等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啊,大家要关注啊!

  比如某top20房企,连五险一金的基数都是按照职级来确定的。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除去以上提到的,职级还意味着你今后的晋升空间究竟有多大?

  还是以龙湖为例,它将专业序列(P)分为11级,不同职级对应着不同的商务头衔,P1-P11逐级递增,而且不允许跨级晋升。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我们可以发现,在龙湖,一个商务头衔可以对应多个职级,而且越是基层岗位,职级层次就越多,而越是高级岗位,职级层次就越少,基本是一个职级对应一个商务头衔。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职级作为员工晋升发展的里程碑,它在层次数量上的减少直接体现为员工晋升发展机会的减少。

  举个简单例子,假如你是一个专业总监,你再想要往上升,就只有高级总监以及集团首席了,而这些岗位可能整个集团都不会有几个,于是发展瓶颈就来了。

  因此一般选择走专业条线的职能总监都比较少,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走管理序列,以寻求更广阔的晋升空间,毕竟在管理序列里,总监之上还有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裁等等岗位。

 03

  能力画像

  能力发展的指南针

  最后,希望大家认识到,职业发展不仅仅是职级晋升这么简单,职业发展在本质上是能力的发展。然而大多数人的想法却是,虽然现在是专员,干个两年应该可以升主管了,再干两年就能升经理了吧?如果升不了,那我就跳槽呗!

  其实每次在后台遇到这样的问题,小姐姐也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们其实见过不少工作7.8年,但是还在专员职级上挣扎的人。

  是他们不想升职吗?

  当然不是,只是他们被日常工作淹没了,完全没有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意识。

  所以,想要升职,想要更好的工作机会,先要问问自己,更高级级别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都需要哪些工作能力?自己能胜任这个岗位吗?不能胜任的话,应该向哪个方面去提升?

  像龙湖,他就为每个职级都制定了十分详细的能力画像,涉及到具体的素质能力与经验要求,会成为衡量员工晋升的依据之一。

  以经理为例,什么样的经理在龙湖才是一个合格的经理呢?

地产圈|透过20位“说升就升”

  根据能力画像与自身情况对照,对自己进行能力分析,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制定相关计划,定向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在工作中去争取横向发展或者职责扩大的机会进行实战锻炼。

  让老板看到,你完全有能力胜任更高级别的岗位,你才有可能进入老板的晋升名单!

  尤其是在市场下行期,那些鱼龙混杂靠房地产野蛮生长的大忽悠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而有能力的人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来源:地产同学会)

来源:地产同学会

相关标签:

地产圈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