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人人乐被要约收购一事基本落幕:自己“卖身”,老板“换人”。
2019年11月9日*ST人人乐发布《关于曲江文化要约收购公司股份结果暨股票复牌的公告》,根据公告:
西安曲江文化要约收购人人乐股份的过户手续已于 2019 年 10 月 31 日办理完毕。
股份过户完成后:
1.曲江文化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93,038,866 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 21.15%。
2.曲江文化还通过受托行使表决权的方式拥有公司 100,579,100 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2.86%
3.曲江文化在上市公司中拥有表决权的股份合计为 193,617,966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4.00%,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
4.公司的控股股东由浩明投资变更为曲江文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何金明、宋琦、何浩变更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01
人人乐“卖身”,老板“换人”
《零售圈》梳理了人人乐被收购的全过程:
7 月 23 日 公司控股股东浩明投资与曲江文化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 |
8月27日 公司接到通知,曲江文化收到《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文化产业集团并购上市公司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 |
9月25日 公司披露了《要约收购报告书》,收购人曲江文化向除公司控股股东浩明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发出全面要约,要约期限自 2019 年 9 月 26 日至 2019 年 10 月 25 日止,要约收购价格 5.33 元/股。 |
10月25日 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要约收购期间共计5,038,866 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15%)无限售流通股股份接受收购人发出的要约。收购人按照要约收购的条件购买上述股份,本次要约收购股份的过户手续已于 2019 年 10 月 31 日办理完毕。 |
11月8日 公司收到转让双方通知,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通过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性审核,且已在中登公司办理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并领取了《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过户日期:2019 年11 月 7 日。 |
根据人人乐披露的信息:本次交易完成后,曲江文化将持有上市公司 44%的表决权,从而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人人乐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目前的结果是:曲江文化占有人人乐44%表决权,成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由何金明变更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02
五年间歇亏损,披星戴帽
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
新一佳、华润万家、人人乐曾并称华南超市三巨头。新一佳已经破产清算。华润今年相继撤出北京和青岛,将大卖场分别托管给北京物美和山东家家悦。
如今人人乐卖身曲江文化,标志着巨头的陨落。
1996年,人人乐董事长何金明创立了深圳市人人乐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从事大卖场、综合超市及百货的连锁经营业务,并于2007年变更为“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7~2009年,人人乐营业收入分别为39.85亿元、49.56亿元和87.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2.53亿元和2.3亿元。
2010年,人人乐成功上市,也是在这年,人人乐的营业收入突破了100亿元,门店数量超过了百家。
2011年是个分水岭,再达到上市后百亿规模的人人乐好景不长。在成本不断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冲击等多方挑战下,人人乐上市后的第二年(2011年)净利润便下滑28.52%。
人人乐自上市后多年“披星戴帽”,历经坎坷与波折。2012年到2018年7年期间,5年亏损,2年盈利,被带帽ST,退市警示。
人人乐2012-2018年财报业绩
单位:亿 币种:人民币
年份 | 营业额 | 净利 |
2012 | 129.13 | -0.8961 |
2013 | 127.16 | 0.2366 |
2014 | 121.17 | -4.61 |
2015 | 112.18 | -4.75 |
2016 | 101.57 | 0.6048 |
2017 | 88.55 | -5.38 |
2018 | 81.31 | -3.55 |
制表:零售圈 数据:人人财报
03
人人乐:由深圳到西安
陕西超市竞争格局生变
无论是人人乐还是华润万家,西北市场都是其最重要的市场,人人乐虽然亏损,但西北市场一直也是其盈利的市场和销售贡献最大的市场之一。最早与陕西本土超市民生家乐,宝鸡家美佳(收购后,两家均为海航旗下超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外资零售沃尔玛进入西安后不温不火,先后关掉了三家店铺,家乐福早年已退出西安市场,麦德龙在西安有两家超市。
永辉在进入西安后,一路高歌猛进,现已与人人乐,华润万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大润发在陕西的发展显得稍微谨慎,一直以单店的形式在大唐西市存在。
陕西传统超市格局
由于传统超市同质化竞争,商品同质化,门店体验同质化,人员服务同质化。在零售核心三要素人货场的改革中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新零售的兴起给了西安传统超市又一次竞争格局。最早的精品超市Ole、Blt相对没有太多影响,只是对客群的细分和分流。而盒马鲜生、苏鲜生、7-Fresh、绿地G-super、华联BHG精品超市等的到来,再次加剧了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西安曲江文化控股人人乐,让整个西安超市的竞争格局又一次添加了新的猜想。西北作为人人乐唯一盈利的区域和销售大区,让西安曲江文化入股似乎既在情理之中,又似乎出人意料。
《零售圈》有粉丝爆料曾经陕西本土最大的超市连锁海航系民生家乐,家美佳有意出售给物美或者华润万家,已经有几轮接触,结果尚不明晰,但此消息一直没有得到相关官方的证实。
04
超市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阿里收购大润发;
腾讯入股永辉;
苏宁收购家乐福;
物美收购麦德龙;
华润大卖场业务退出北京和山东;
人人乐卖身;
······
昔日的超市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曾经的超市巨头们纷纷战略转移,或关,或停,或并,或转,要么改革创新,要么革命卖身。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已经被时代抛弃,时代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给你打招呼。
《零售圈》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以下原因可能导致了传统零售的衰败。
1.房租成本:超市本是一个用地面积大,劳动密集型行业。早一批零售企业在90年代签订的租赁期一般为15-30年,很多房租到期,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当超市再次签约时,房租成本已经飙升2倍-5倍甚至更高,企业无法承担。
2.人员成本:随着社保体系的严格,社会工资水平的提高,超市的用工人员逐步从初高中毕业向大学毕业人才更迭。这个过程中的用工成本将大大增加,一个1万平左右的大卖场配备上百员工,人员成本成为继房租成本后的第二大成本。
3.电商冲击:不可否认,网络和智能时代的到来,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造就了淘宝,天猫,京东,当当,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一大批电商巨头。此消彼长,一个零售领域的爆发增长,必将引来另一个零售领域或者业态的骤跌,只是实体零售的抗风险能力相比较强,可能在5-10年后才显现出了“招架不住”,但多少企业都是在硬撑。
4.同质化竞争:整个传统超市已经经历了“稀缺”到“饱和”再到“泛滥”的过程。超市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由科学的“覆盖三公里”到恶性竞争的“面对面开超市”。这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加剧了企业的营运成本。跑马圈地成了竞争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必将导致“产能过剩”。表现在商品上则是同质化产品,你有我也有,你有我便宜。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全在渠道抢占上做文章。
5.贪腐与内耗:贪腐,内耗,零供关系恶化。超市是一个腐败集中的行业,不仅仅是采购这个职业上,一个小小的门店课长,都会成为经销商受贿的重要对象,因为要想有好的排面,课长说了算,县官不如现管(管理一个商品品类的主管,比如食品大类下面的休闲食品课,会有这样一个职位存在,称为课长,很多超市叫法不一)。那些没有管理好腐败问题的企业最后都被内耗掉了。
6.零供关系恶化:零供关系一直是零售企业的诟病。高价的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新品费等不仅仅让好产品不一定能够流入市场,也让商品的价格不会亲民。当然这也滋生了贪腐。“有关系,给好处”的商品可能更有机会进入超市,放在好的排面上。
这是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不创新,不思进,不改革,就是被革命的对象。
(来源:零售圈)
来源:零售圈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