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方特隐秘的角落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许平 5846阅读 2020-07-03 09:01

  乐居财经 许平 发自深圳

  曾经,《熊出没》是国内票房最高的儿童IP,这也成了制作方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方特)的一块金字招牌。

  但连续6年霸屏之后,其当初的受众已长大,随着其热度的降低,华强方特近来也出现了发展颓势。

  2020年一季度,华强方特净利润出现近几年来的首次出现亏损,营收也同比降幅超四成。近日,其又宣布,暂缓IPO申请。

  IPO二度搁浅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强方特第一次冲刺IPO了。

  早在2012年,华强方特即启动过一次A股上市计划,当时,因遭遇漫长的IPO停摆期而选择主动终止。

  后来,凭借《熊出没》系列动画影视剧的热映,华强方特还在全国多地开发主题乐园。2015年,风头强劲的华强方特登陆新三板,成为市值逾百亿的独角兽企业。

  2019年6月20日,华强方特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同年6月27日获证监会正式受理。

  一年后,华强方特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所处的文旅及影视行业普遍受到了新冠疫情的重大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且疫情尚未结束,全年业绩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经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轮IPO申请。 

  有着中国版迪士尼之称的华强方特,其在TEA公布的世界主题公园排名中,以4200万年游客量名列全球第五,是仅次于华侨城的第二大本土主题公园运营商。这一次,其IPO申请被业界广泛看好,但为何却以“主动终止”结束。

  其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华强方特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下滑45.78%;净利润亏损2.11亿元,同比下降1583.57%;扣非净利2.77亿元,同比下滑378.74%。

  从华强方特的过往业绩表现来看,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文化内容产品,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疫情的“狙击”,让乐园关门、影院停映,这对华强方特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重击。

 隐秘的生意经

  实际上,即便没有疫情影响,华强方特运营的主题公园项目不少也处于亏损状态。

  其招股书显示,华强方特控股的77家子公司中,四十多家2018年度处于亏损状态。如2011年开业的青岛梦幻王国投资经营公司2018年亏损2583万元,2011年10月开业的沈阳方特欢乐世界投资经营公司2018年亏损895.35万元;株洲方特欢乐世界和株洲方特梦幻王国2018年亏损5445.51万元。

  其中以厦门方特亏损最为严重,2018年亏损1.16亿元;其次是芜湖方特,2018年亏损8500多万元,两家主题公园,一年亏损超过2亿元。

  对于华强方特来说,主题乐园无疑是其主打产品。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主题公园分别占华强方特主营业务比例的93.3%、77.14%和83.28%。

  核心业务亏损,为何华强方特却能保持稳定且较高的净利润?

  华强方特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华强方特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3.53亿元、3.30亿元和3.27亿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38.91%、36.88%和36.45%。

  此外,招股书中还显示,2016-2018年,华强方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6.75%、16.06%和16.04%。也就是说,这三个财年,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平均每年为华强方特提供超过52%的净利润。

  在过去十余年,主题乐园是不少企业爱讲的故事题材。如类似华强方特这种大型主题公园,对城市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这是地方政府最为看重的。而这样的项目,落地前,必要的动作就是与地方政府商谈勾地。

  虽然华强方特不从事地产开发,但这并不影响其为母公司华强集团做开路先锋。

  早期,华强方特落地主题公园落地之前,华强集团董事长梁光伟会带领高管团队拜访属地政府高层,而这其中就有华强地产板块负责人。

  在芜湖、沈阳、郑州等地,华强集团除了布局华强方特主题公园外,还同期布局了华强广场或旅游城综合类地产项目。

  这一与华侨城类似操作的开发模式,或许才是梁光伟的独特生意经。

  只是,另一方面,主题乐园类文旅项目与政府签订补贴协议的时,往往都会被设置前提条件,如“项目可以为当地带来多少利润”等,且补贴通常也会设有期限。所以如何提高项目的经营能力,仍是华强方特当下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而作为华强方特最强势的IP——“熊出没”,已开发多年,后续华强方特也未开发出更多被市场接受的新IP,这种“啃老”状态,对华强方特来说无疑是另一层隐忧。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