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建百亿爆雷,“拖累”郡原地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进深News 张文静 7.3w阅读 2021-04-01 18:24

乐居财经 张文静 发自杭州
在早年的杭州房交会上,宋卫平常常和他的大学同学、时任南都房产“首席产品官”的许广跃坐在会展中心门前的台阶上,聊建筑、聊产品,能聊上一整夜。
二人在建筑品质上拥有相同旨趣,对细节苛求到了极致,明里暗里较量,却又惺惺相惜。而后,徐广跃出走南都,创建郡原地产,依然延续了这种风格。
那个年代的杭州地产圈,是浪漫的,到处都是执着于品质的地产人和房企。但浪漫终究败给了现实。
宋卫平和许广跃这两位老同学,后来的境遇出奇的相似。2014年,宋卫平的绿城委身央企中交集团;几乎同时,许广跃的郡原地产,被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城建”)收购。
宋卫平利落转身,投入蓝城,他的传说还在江湖流传。而关于许广跃和郡原地产的故事,却逐渐消逝在风中。
这次,它又重回了公众视野。
继3月初中城建爆雷的消息传出后,郡原地产的窘境也捂不住了。
3月19日,郡原地产在北京通州商务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冻结数额达5000万元。一周后,其在湖南宏梦置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再度被冻结,数额为1000万元。
事实上,2020年以来,郡原地产股权遭冻结已是常事,还陷入多起诉讼纠纷,三度被限制高消费。
2亿借款引发的官司
郡原地产最近的股权冻结,牵扯出了它与中城建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城建十三局”)的一起借款合同纠纷。
中城建十三局为原泰州第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中城建投资、扩股重组后更为现名。不过,目前中城建十三局的股东中并无“中城建系”的身影,早在2015年8月、2016年7月,中城建系三家公司已相继退出。
郡原地产与中城建十三局的渊源,可追溯至2015年9月。
彼时,中城建全资控股的中国城建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城建开发”)入主郡原地产不到一年,而距离中城建退出中城建十三局也仅一月。
郡原地产急需资金,求援中城建子公司中城建八局,一开口就是2亿元。
彼时,中城建八局的账户中并无足额资金可供调配,于是为郡原地产牵线搭桥联系了中城建十三局,郡原地产由此获得了2亿元借款。
不知是出于信任,还是其他原因,如此巨额借款居然没有一纸合同,仅口头上达成了协议。
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60天,期间年利率14%;到期未足额归还借款本息的,郡原地产应支付尚欠款项0.5%/日的迟延利息。
2015年9月29日,中城建十三局将2亿元汇入郡原地产账户。同年11月26日,郡原地产向中城建十三局归还这笔借款,但仅归还了2亿元。后中城建十三局多次催讨,郡原地产一直未归还剩余款项。
直到一年多以后,这笔口头借款协议又有了纸质形式,且不止一版。
2017年2月,中城建八局分别就这笔借款与郡原地产、中城建十三局签订《借款协议》、《委托付款协议》。其中约定,借款和利息分别归还中城建十三局和中城建八局账户。
但协议签订后,中城建八局财务部门审核认为,未出借款项却收取利息的约定,不符合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因此,这份协议被作废。
2个月后,另一份《借款协议》出世,这次协议双方明确为中城建十三局与郡原地产。
中间人中城建八局,为何会介入这笔借款交易?颇令人费解。
其中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当时中城建八局实际控制人潘海波,还是郡原地产的法定代表人,这两份协议均在其任职期间操作完成。2017年7月,中城建退出了中城建八局。
2018年,中城建十三局将郡原地产诉至法院,要求郡原地产归还剩余本金及利息。之后双方围绕实际出借人、本息偿还顺序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辩,官司从一审打到二审,持续了两年才有结果。
法院判决郡原地产归还中城建十三局本金451.11万元,并支付利息284.25万元。
但郡原地产显然已无力还款。因这起案件,去年10月,郡原地产及法定代表人李随年被限制高消费。
今年3月,郡原地产在湖南宏梦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通州商务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宁波隆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山湖圣元(杭州)置业有限公司的股权均被冻结,数额共计1.87亿元。

此外去年7月和今年2月,郡原地产还因两起合同纠纷两次被限制高消费,申请人分别为华融资产浙江分公司和郡原地产办公楼的“房东”。
大股东“爆雷”
郡原地产当下的窘境,与其大股东中城建“爆雷”脱不了干系。
中城建背景不俗,成立于1990年,由隶属于解放军二炮后勤部的中国天龙实业总公司脱钩改制而来,业务涵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地产开发、工程施工、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
今年3月,中城建一纸公告再次昭示了其糟糕的资金状况。
公告称,“16中城建MTN001”未按期足额支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这笔债券发行数额为18亿元,于2021年3月1日到期。而从发行之日起,该笔债券几乎从未按时兑付,已出现多次实质性违约。
中城建称,由于股东发生变化,同时受评级下调等因素影响,融资受限、流动性存在一定压力。
然而事实上,中城建的资金问题在2016年就已显现。当年11月28日,中城建三笔债券14中城建PPN003、12中城建MTN1和14中城建PPN004,同时出现实质违约,余额共计60亿元。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中城建已有8只债券实质违约,未兑付的违约金额达136.50亿元。这些债券所募集资金,大部分用于补充中城建及子公司营运资金和偿还到期银行贷款。
有债权人透露,多年来中城建一直寻找合作方,至今仍无眉目,目前其名下“可能已无资产”。
早在2018年4月,中城建全资子公司中城建开发所持有的郡原地产全部股权,就因股权转让纠纷被中冶城投(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申请冻结,数额达9.13亿元,之后又多次遭冻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城建与兴业国际信托的信托纠纷案。2018年2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裁定书显示,截至当时,中城建欠兴业国际信托债务达12亿余元。2019年以来,中城建在旗下公司的股权陆续被冻结,包括郡原地产。
如今光景,许广跃不知是否会后悔当初所做的决定。
与宋卫平的干净利落转身不同,许广跃对一手创办的郡原地产似乎颇多留恋。2014年,郡原地产陷入破产传闻,有消息称郡原地产或被中城建全资收购。事实上,许广跃并未完全脱手,至今仍握有郡原地产股权。
目前,郡原地产有4名股东,除占股83%的中城建外,二股东即为许广跃,占股9.5%;杭州唐旗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天祺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占股4.8%、2.7%,两者实际控制人均为许广跃。

郡原地产对于许广跃而言终究是不同的。他将自己对美学的追求付诸于郡原地产,打造出了一个个惊艳杭州的项目,如公元大厦、相江公寓,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九树公寓更是郡原地产的封神之作,曾作为国内惟一的住宅项目,与北京鸟巢、水立方等一起荣膺2009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大奖。
在产品美学上,郡原地产一直被公认为杭州地产界的翘楚。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少人认为,郡原地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而悄然消失于杭城地产圈。在面临市场巨变、大鳄冲击时,小众化的郡原地产显然无力抗衡,最后只得落寞离场。
如今的郡原地产,在市场几乎不见踪影。如果不是大股东中城建“爆雷”,牵出了郡原地产,估计已经很少人会想起这家曾经惊艳一时的房企了。


来源:进深News

作者:张文静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