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发自合肥 说起意禾,“意禾佶第”非提不可。意禾佶第1月25日首启登记,2月25日首开,跨越虎年春节,时隔1个月终首开。
意禾佶第拿出几乎所有可售房源,“顶配版”双学区加持,少见的约47-70㎡小户型,除了品牌力稍显弱势,基本上找不到槽点。然而蜀山这个热盘竟未触发“千人摇”,最终登记比例2:1,勉强摇号的意禾成为压倒合肥楼市“小阳春”的“稻草”。
“学区”扬名 意禾第五子接棒
意禾佶第是意禾在合肥的第4个项目,凭借不可替代的学区优势,意禾品牌从默默无闻走向全城皆知。
2020年9月奥园+意禾竞得蜀山袖珍地块,面积22.76亩,安置房、商业占去2/3,居住面积仅13.27亩。再撇去竞自持面积800㎡,实际可售仅226套房。
50中东本部及安医大附属小学“名校”光环加持,一手好牌在手,无论开发商是谁,去化都无需担忧。换做其他品牌房企,或许是锦上添花;而对于知名度较弱的意禾,这是扬名合肥的绝佳机会。
事实证明,凭借这个项目,意禾的确实现了品牌升级。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从拿地到开盘时隔16个月,意禾佶第迟迟不开盘的原因是价格备案未通过,最终备案均价定格在2.99万/㎡,漫长的价格攻坚,也消耗了部分买房人的热情。
体量极小的意禾佶第,首次入市便拿出1栋楼218套房,此后仅剩下6#的6套房、7#的2套房。换言之,意禾佶第首开之后,项目也走向尾声,急需新项目接棒。
继意禾佶第之后,意禾于新站陶冲湖板块再落一子,定名为意禾阅湖登科,2022年即将入市。顾名思义,项目具有两大优势:临湖(陶冲湖公园)+学区(168中学陶冲湖校区)。
又是一样的套路,不过,相较于蜀山优质学区房,意禾阅湖登科的优势并不显眼。
纵观合肥楼市,新站楼盘大多处于“隐身”状态,关注者屈指可数。基于合肥当下“普遍观望”的购房心态,意禾阅湖登科入市并不乐观,除非拿出足以惊艳的产品或价格。
分分合合 意禾“出走”后回归
安徽意禾集团成立于2016年,总部坐落于合肥,被定义为“小微企业”,知名度有所欠缺的。
2016年首子皇家尚品诞生,于新站起势,随后便“出走”合肥,布局蚌埠、阜南、凤台等地。
直到2020年,意禾携手“亲密伙伴”奥园再次回归,当年一举拿下肥东东璟里、新滨湖滨湖观澜(归属六安舒城)。时隔4年的回归,意禾的品牌存在感并不强,更像是奥园的“小跟班”。
第二年又拿下蜀山佶第项目,还是与奥园合作拿地,但是这一次,意禾开始初露锋芒。
2021年奥园深陷“暴雷”危机,年底多笔债务到期无法兑换,已构成实质性违约,随后奥园公开理财兑付方案,大有彻底“躺平”之意。奥园、意禾合作开发的3个项目,也先后分家。
此前开发的东璟里、滨湖观澜,主要由奥园操盘,意禾原持投30%、49%,已于2022年1月11日-12日退出所有股份。
佶第则主要由意禾操盘,奥园原持投30%,已于2021年2月24日退出所有股份,或为奥园“暴雷”的预兆。
自此,意禾再一次开启单打独斗之旅,“奥园意禾佶第”更名为“意禾佶第”。同年12月拿下新站陶冲湖地块——意禾阅湖登科,作为深耕合肥的第五子,它被定义为2022城市战略新作。这也意味着,意禾在合肥的土地储备再次告急,亟待补仓。
多元布局 风险之下能否成功突围?
从出走合肥到回归合肥,从抱团合作到单打独斗,意禾这5年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于走过的五年,意禾集团董事长许高年表示,创业维艰,在地产行业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意禾迎难而上。
致辞中,他再次重申长远目标:意禾不仅要成为一家赚钱的公司,更要成为让老百姓尊敬、能够百年传承的企业。
5年已属艰难,百年能否如愿?意禾的未来,需好好谋划,为此,它开启“深耕徽皖 多元布局”之路。
2020年,意禾集团新增产业投资、科技物流两大战略板块,正式迈入多元化发展进程,布局地产开发、产业投资、园林绿化、物业服务、大宗贸易、科技物流6大板块。
对于一个新生房企,不到5年的时间,意禾快速布局6大板块,撇开风险不谈,快速扩张背后的勇气和前瞻性值得赞扬。
而今,全国房地产市场危机仍在蔓延,部分知名房企“躺平”,意禾的第6年该何去何从?
面对风险和机遇,意禾究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成功突围楼市危机,还是一朝成名天下知,默默转身再出走?乐居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标签:
韧性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