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红火火,为何文旅企业静悄悄?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克而瑞地产观察 I先生 4.1w阅读 2022-02-24 22: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后

回复「2022榜单」

获取《2022TRUE文旅超级评价榜》动态

一场恰到好处的“冬奥会”,一个个靠实力、颜值走红的冬奥国手,为何入不了冰雪产业大佬的“法眼”?

本文作者:I先生

全文共 2222 字,阅读需要 5 分钟

热火朝天的

冬奥会效应

 

2月20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鸟巢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有太多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象征中国好运文化的中国结、寓意着世界和平的2008夏季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以及最后射向天空华丽燃放的“天下一家”烟花.....与开幕式的春分时节主题秀一样,再一次惊艳了全世界,也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

 

随着冬奥会的精彩谢幕,#张艺谋太懂了#的话题阅读量约1.8亿次、讨论量也突破3万次,毫无意外,张艺谋的大胆之举再一次火上了热搜。

2018年韩国平昌举办了冬奥会,经济效应显著,使得韩国季度GDP增长达0.2%。四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按照早前北京政府的统计,本届冬奥会的运营费用大约16亿美元,其中政府补贴占比6%,约9000万美元,而奥运会给予的赛事支持金为3.38亿美元。所以,接近85%的费用则是来自于赞助、门票、品牌授权等。

 

简单来说,每一届的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各企业及赞助商的慷慨解囊。据了解,北京冬奥会的15亿的投资预算中,企业投资占比65%,三个奥运村的建设资金几乎都是来自于企业投资的费用。除了我们看到的场馆建设费用外,北京冬奥会的很多基础建设的预算投入也同样是来自于企业投资,所以,一场为期数天的冬奥会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个投资企业的付出。截至2021年11月,冬奥会已经拿下了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伊利等11个赞助商,以及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安踏等11个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持。

 

就在这些代表着中国品牌的主力军,正通过北京冬奥会的舞台,向世界一展拳脚时,为何我们迟迟看不到文旅领军企业的飒爽英姿?



冰雪是会

呼吸的痛

 

北京冬奥会的完美收官、“青蛙公主”谷爱凌的霸气卫冕、“天才小将”苏翊鸣的一鸣惊人,这一系列的热点事件,短期内,不仅让冰雪运动重回大众的视野,也在不断鼓励着更多城市去尝试“北雪南移”的冰雪产业建设发展新趋势。

 

我们知道,早在十四五规划时,国家就明确提出了3亿人上冰的目标,据近期各种数据显示,我国从事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突破3亿人,未来国内冰雪产业发展的势头可谓一片光明。然而,就在这样的发展大趋势下,国内的文旅冰雪产业依旧无人问津,有人说是文旅开发企业怕了,也有人说是文旅开发企业累了?

 

记得2019年,一开年,关于冰雪经济的利好消息便不断传出,什么教育部决定全国遴选建设一批青少年冰雪运动学校和北京冬奥会冰雪师范学校、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行动等信息被刷屏后,冰雪产业一下子成为了“热经济”。

 

随后的“A股”、“H股”市场上,纷纷出现了各种以“冰雪产业”为由头的股票,什么长白山、探路者,甚至是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万科也加入到了掘金冰雪财富的行列之中,或许在他们看来,整个冰雪产业链的开始,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噱头”最大化,从而获得资本的青睐,最终成为被长期持有的“宠儿”。

 

然而,三年时间过去,昔日的万科冰雪事业部转行搞起了猪肉连锁的生意,而勇于向前的探路者、有央企背书的长白山,或许还在苦苦支撑,但他们的努力付出早就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变得无足轻重吧?

 

我们都知道,冰雪产业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细分领域,相比主题乐园、某某度假区来说,冰雪产业链的结构单一性,让冰雪产业很难成为热锅上的“香馍馍”。

 

其实,早些年国内冰雪产业的发展一直就存在着两极化开发的“诟病”。国内的大多数冰雪开发企业,几乎陷入了一个“要么专注冰雪赛事产地开发经营”、“要么依靠高山美景打造冰雪旅游度假胜地”的怪圈。虽然也有不少勇于尝试创新的企业,比如:万科、融创中国、奥山控股等,但是最后的结果真的是有人欢笑,有人愁。

 

2017年,万科冰雪事业部成立,万科将松花湖度假区、石京龙滑雪场等三大雪场收入囊中,而后万科更是参股建设了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随着巨额建设资金的投入,万科并没有从冰雪产业上获得可观的收益。

 

据有关人士透露,2016-2017雪季万科松花湖项目累计接待游客34万人,营收仅有1亿元左右,度假区地产销售约3亿元,当年回报率不足万科总投资的1%,短期盈利成为了奢望,于是万科冰雪计划告吹,冰雪事业部迫于现实的无奈只能选择转型之路。

 

相比万科的不幸,融创中国的文旅城疯狂扩张还在继续。

 

2017年,搭上“冰雪东风”的融创中国,或许一开始就驶上了冰雪产业的“快车道”,可惜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文旅城大手笔的扩张,或许只给如日中天的融创中国带来了一丝丝甜头,但因疫情突发的直接影响,坊间甚至还传出了融创中国旗下某文旅城即将被迫贱卖的消息,这个消息如被证实,结局将令人无法想象。

 

回头看来,当年与万科一起搞冰雪的“兄弟”,现在还在努力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但是奥山控股绝对是这群兄弟里面的代表企业。

尽管奥山控股曾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50个冰雪项目在全国落地的目标,但是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奥山控股只有1个正在运营的滑冰场,其余几个还在有序建设中。

翻看2016-2018年期间的奥山冰雪运动及娱乐业务收入数据,你会发现当年奥山控股的总营收大概为13-15亿元左右,可是冰雪产业产生的收益大概为225-870万元左右,冰雪收入的平均占比未到1%,随后几年间,奥山控股虽然也全力挽救冰雪产业建设的颓势,可惜最终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同一时代的三家“实力范”企业,有人还在坚持,有人苦等观望,有人早已抽身离去。

 

但是,这些表象告诉我们一句话——“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简单,更不是随意花大价钱就能买来的幸福事业”。

目前,虽然国内的冰雪产业依旧是满覆雪花的“金山银山”,但只要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车轮”,一直不停转动,或许下一个谷爱凌、苏翊鸣,就是打开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钥匙”,这个谁也说不准,不是吗?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克而瑞,成立于2006年,行业先的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商,现信息覆盖387个城市。依托强大的专业研究力量和咨询顾问团队,克而瑞务于TOP100强中95%地产企业,并为政府、企业和房者提供房地产线上线下信息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

经过十余年淬炼,克瑞从行业数据到客户数据,实现了房地产大数据闭环。依托中国房地产住宅信息服务平台(CRIC)和中国房地产资管信息服务平(CAIC)的支持,克而瑞业务覆盖地产、资管、租售、物管、科创、证券等房地产领域。创新研发产品CRIC系统、投资决策系统、数据营销系统、场景化大屏、栅格土地评估系统、城市租售系统,CAIC管云、资管等,为大量房企提供了决策依据。

来源:克而瑞地产观察

作者:I先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