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全年成交498.04亿!市场以价换量明显,国央企成主力 | 备忘2022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新媒体 3.5w阅读 2023-01-06 11:31

  乐居新媒体 发自贵阳

  时间的齿轮迈入2023年已有日余,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遣,各类年终报告刷屏各大社交平台,新年的仪式感扑面而来。

  站在2023年的起点上,再来回望2022年的贵阳房地产市场,虽然“保交付、促销售”成为主旋律,依然掩盖不住市场持续下行,以价换量明显,资金困难导致交房延期,购房信心低位徘徊,成交萎缩,平台公司继续托底土地市场等特征。

  乐居新媒体贵阳站【楼市观察】栏目特别推出【2022贵阳市场备忘录】特辑,从市场成交、土地市场、政策、城更等不同类别的视角,记录贵阳楼市的2022年,留下一份属于这个行业的年终报告。本次为【成交篇】。

 住宅全年成交498.04亿 国央企成主力

  在市场大环境遇冷的背景之下,2022的贵阳楼市整体也呈现出下行态势。


  根据贵州省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销售业绩统计,2022年贵阳楼市住宅产品全年成交498.04亿,成交面积为608.61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为51345套。其中,TOP20房企贡献279.59亿销售额,总计成交面积达284.57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为23803套,贵阳市TOP20以外的企业,销售额为218.44亿元,成交面积为324.0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为27542套。

  具体到企业类型来看,在TOP20榜单中,具有国央企背景的房企占比超过50%,占据榜单前两位的中国铁建地产与中铁置业地产均为央企。可以看到,国央企作为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除却拥有国资背书资本强劲以外,旗下项目在交房保障、工程质量、产品打造、物业服务、小区环境等方面更具优势,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购房者的买房优选。

  除却这部分企业以外,榜单上还有一类凭借稳健的财务,高认可度的产品力,以及良好的品牌信赖度的房企,如万科、碧桂园、龙湖、新城、美的置业等,仍然在通过产品力、兑现力、服务力等多个维度积极布局市场,推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表现出属于这个行业的韧性。

  “熟面孔”刷屏  优质项目占据市场高位

  在贵州省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贵阳商品房项目销售业绩排行榜》中,可以看到上榜的项目多为过去一年里各类榜单的常客,它们不仅稳居成交高位,更是占据着市场焦点。

  从具体项目来看,中国铁建·铁建城以20.5亿元销售金额,位于全市商品房项目销售业绩排行榜榜首,中铁阅山湖以17.73亿元位列第二,贵阳建发金融北城以16.62亿元位列第三。

  从区域板块来看,观山湖区的项目仍然最受购房人推崇,有8个楼盘项目进入榜单。其次是云岩区和清镇市分别有3个楼盘项目进入榜单。此外,南明区和经开区分别有2个楼盘项目入榜,白云区和双龙区分别有1个楼盘项目入榜。

  从企业属性来说,上榜楼盘仍然以央国企为主,少数稳健品牌民营房企为辅。尤其是前三强均为央国企,由此可见,大家在购房选择时,仍然是以稳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从销售排行前三强的产品呈现来看,三个项目也分别指明了楼盘高品质发展的三个方向:高配套性、高舒适性、高交付性。

  此外,可以看到,这些备受市场和购房者青睐的项目,几乎都有着成熟的资源,同时项目本身在产品打造和呈现上都有着不俗的口碑。这也说明,在产品力内卷时代,唯有夯实项目的“硬实力”与“软服务”的建设,不断的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市场以价换量明显 低价成主要去化手段

  市场维艰,“促销售”才是抵御风险的根本,在购房信心回落至低谷的时期,如何才能达到销售目标?

  纵观2022年的市场表现,引入分销渠道,项目打折降价几乎常态化,超过半数的楼盘存在变相降价促销的营销,越来越常见的“工抵房”,低首付、零首付、返首付等动作频频,越来越多项目“直接粗暴”的加入“特价房”促销混战。

  在区域表现上,远郊区域成了“价格战”的主战场,降价幅度动辄几十万起跳。究其根本,无非是市场下行加上疫情影响,远郊区域市场整体量价惨淡,以价换量边际效应递减,项目难以保量,价格被迫不断“探底”。同时,部分项目停工、施工进度缓慢等问题,也直接折损部分客户的购房信心,使得低价成为了刺激项目去化的主要手段。

  面对当下既要“保交付”又要“保销售”的境遇,核心区域的项目也没有逃脱变相降价促销的命运。即便是性价比拉满的项目,背后有国央企招牌支撑,也依然为市场让步,推出特价房源促进销售。从10月、11月两个营销节点颇多的月份来看,很多原来均价过万的项目,通过特价房、秒杀房源等营销手段,均价最低可达8字头。

  但是众所周知,在当下的楼市里,倚靠降价带动销量如饮鸩止渴,短期内的走量只会让购房需求继续被透支。

来源:乐居新媒体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