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走向没落,陆金所四年估值缩水2246亿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李礼 12.0w阅读 2023-02-07 19:16

  文/乐居财经 李礼

  最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在香港再度上市,回归大潮持续上演。继金融壹账通、360数科后,又一家金融科技巨头启动回港二次上市。

  2月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陆金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上市成功后,陆金所将实现在美股与港股市场双重上市。

  消息一出,陆金所美股2月1日大涨7.87%,但随后在第二日跌幅达5.71%,截至美东时间2月3日收盘,陆金所报2.98美元/股,最新市值达68.29亿美元,股价较13.5美元/股的发行价已跌超77%。

  所谓介绍上市,是指不涉及新发售股份,只申请获得将其证券在市场上挂牌买卖的资格。对于双重上市的原因,陆金所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一方式上市有益于公司发展,有助于扩大公司的投资者基础及增加股份的流动性。

  业绩方面看,陆金所去年的表现并不乐观。9个月净利润下滑了31%,其新增贷款规模指标也在2022年出现了下降。信贷质量有所恶化,贷款的逾期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信用减值损失不断扩大。

  从2020年开始,监管加强了对涉及金融业务的科技公司“持牌经营”的要求,金融科技行业进入调整期,陆金所营收结构大幅调整,高管频繁变动,市值也从高位一路震荡下行。陆金所市值从上市首市的313亿美元下降至68.29亿美元,两年间下降244.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9亿元。

  P2P没落,四年估值缩水2246亿

  从上市前的股权结构看,平安集团通过安科技术、平安保险海外控股,合计对陆金所持股41.4%;第二大股东为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股28.3%。

  Tun Kung Company Limited,由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股47.2%、52.8%。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由平安的两名高级雇员窦文伟、王文君作为名义股东代持股份,窦文伟为平安保险的高级律师。

  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的股东石京魁、杨学连分别持股50%,二人均为平安系老人,石京魁历任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平安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上海分部总经理等职。杨学连历任平安养老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平安保险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战略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团险副总监等职务。

回顾陆金所的发展史,2011年,平安集团成立上海陆金所,作为其在线财富管理业务部门之一,注册资本8.37亿元,正式入局P2P行业。

  2012年,陆金所上线首个在线二级交易平台lufax.com ,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三年后,陆金所注册用户超过千万,作为行业龙头,陆金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超豪华投资者的青睐,估值一路攀升。

  2015年3月,陆金所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BlackPine Private Equity Partners、中金公司(601995.SH)、鼎晖投资等,融资额4.8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00亿美元。

  2016年1月,陆金所完成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185亿美元。此轮投资方包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 有限公司、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及企业机构。

  2019年3月,陆金所又完成C轮融资额为13.3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卡塔尔主权基金卡塔尔投资局(QIA)、香港全明星投资基金、春华资本以及日本金融公司SBI控股公司等,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不过,随着E租宝暴雷、团贷网等乱象的爆发,陆金所逐步弱化P2P业务,直到2019年8月,陆金所不再提供P2P产品。

  陆金所存量P2P资产规模从2017年末的3364亿元,下降到2019年末的1033亿元,2020年6月末降至478亿元,占管理总资产的比例从72.9%降至约12.8%。

  从2020年开始,监管加强了对涉及金融业务的科技公司“持牌经营”的要求,整个金融科技行业进入调整期,陆金所的市值也从高位一路震荡下行。

  截至2月6日收盘,陆金所股价为2.75美元/ADS,相较上市之初下降近80%,对应的市值从上市首日的313亿美元下降至63.02亿美元,两年间市值下降249.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95.7亿元,与2019年完成的C轮投后估值相比,下降2246亿元。

  2022年多项指标下滑,净利润下降31%

  背靠平安集团的陆金所是一家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为小微企业主及其他优质借款人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其与中国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赋能的贷款提供资金和增信服务。

  截至2022年9月30日,陆金所已为中国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陆金所发放给小微企业主的贷款余额为4934亿元,陆金所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为6365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贷款余额计,陆金所在服务小微企业主的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在灼识咨询于2022年12月调研的合共1000名小微企业主客户中,有636名客户认为陆金所是最受青睐的小微企业主融资品牌。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9月末,陆金所营收分别为520.46亿元、618.35亿元、457.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2.76亿元、167.09亿元、95.81亿元。

可以看出,2020年至2021年,陆金所总收入从520.46增长至618.35亿元,净利润也从122.76亿元增长至167.09亿元。

  不过,相较于2021年前9月,陆金所在2022年前9月的多项指标出现下滑。

  2022年前9月,陆金所总营收较2021年同期微幅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64%,新增贷款总额为4176亿元,上年同期为4968亿元,减少了792亿元,下降15.94%。

  同时,陆金所的净利润率也从2021年的27%降至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20.9%。

  陆金所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2022年上半年期间,公司一直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受2022年新冠疫情影响,导致2022年下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较大的波动。

  陆金所的收入来源分为技术平台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入。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平台收入又包括零售信贷赋能服务费(贷款赋能服务费、贷后服务费、平台服务转介收入)、其他技术平台收入。

  从各项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来看,最核心的技术平台收入占陆金所总收入的比例由2020年的79.2%降至2022年前九月的51%,原因是同期的净利息收入占比由14.9%增至31.9%,担保收入占比由1.2%增至12.5%。

  陆金所表示,总收入结构发生变动主要是由于公司逐渐承担了更多信贷风险,令业务模式发生了改变。这也导致其风险敞口百分比从2020年的6.3%增至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22.5%。

  除了业绩下行的压力,陆金所的不良贷款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2020-2022年前9月,陆金所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逾期90天以上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1.2%、2.1%。其中,无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1.3%、1.5%和2.4%,有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0.4%、0.4%和0.9%。

  与此同时,陆金所的信用减值损失(限于其由该公司核心的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模式运营所造成)也在不断扩大,2020-2022年前9月,其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30亿元、66亿元及103亿元,分别占期内收入的5.8%、10.7%及22.5%。

  放贷渠道收缩,高管频繁变动

  乐居财经《穿透IPO》注意到,2022年陆金所旗下的平安普惠还按照监管要求对旗下多张网络小贷牌照进行了整合清理,3家小额贷款子公司停止发放新贷款,各类贷款业务开展更多依靠旗下的融资担保牌照和持牌的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展开。

  据招股书,2020-2022年前9月,陆金所的新增贷款分别由旗下3家小额贷款公司及平安消费金融公司提供。2020年12月,3家小额贷款子公司因政策变化停止发放新贷款。此后,陆金所子公司发放贷款均由平安消费金融提供。

  平安消费金融2020年4月开业,股东结构方面,中国平安持股30%,陆金所的三家关联公司合计持股70%。2022年前9个月,平安消费金融46.5%的借款人来自线下渠道。2020-2022年前9月,有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的借款人数量分别为16.8万人、60.8万人、130万人。

  除此之外,陆金所近两年在高管和人事安排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高管团队频繁“换血”。

  2021年2月,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原联席董事长冀光恒出任董事长。2022年6月,陆金所CFO郑锡贵退休,此后加盟乐信任CFO。

  2022年8月,陆金所在发布当年上半年财报时宣布,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不再兼任陆金所董事长一职,原联席CEO赵容奭接任董事长职务并兼任CEO,计葵生仍为陆金所联席CEO;原平安普惠负责零售贷款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的林允祯被任命为陆金所首席风控官。同年9月,原平安普惠总经理陈东起被任命为陆金所总经理。

相关标签:

预审IPO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