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发布最新一期会计监管动态,其中提示了交易所对2022年年报审阅工作的关注要点,并披露了收入和股份支付的典型会计案例,具体如下:
交易所对2022年年报工作的关注点
上交所在2022年年报审阅中重点关注5方面事项。一是关注财务舞弊风险,如客户、供应商与公司疑似关联,大额对外投资和资金体外循环风险,经销商模式下终端销售存疑,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关注是否存在实施财务“大洗澡”情形以及前期业绩真实性问题。二是关注规避退市情形,对于可能触及营业收入扣除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突击创收情况;对于拟通过破产重整、资产重组等方式保壳自救的公司,关注相关债务的现时义务是否解除,相关收益确认时点是否准确。三是关注审计机构是否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以及非标审计意见中对非标事项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是否按照相关审计准则和规则进行披露。四是关注重要会计处理的合规性,是否通过不当会计处理粉饰业绩。如收入总额法或净额法确认是否恰当、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的依据是否充分、减值准备计提相关参数选取是否合理、合并报表范围是否正确、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是否准确。五是关注审计机构使用第三方工作的情况,是否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要求,详细了解了第三方机构的执业资质、胜任能力、专业素质。
交易所在审阅年报过程中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初步业务活动存在问题,如未在底稿中记录前任会计师未回复沟通函的事实,也未评估对业务承接的影响。二是部分基础的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如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未对部分零余额和本期注销银行账户实施函证程序,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时在客户未回函的情况下未执行恰当的替代程序。三是未对公司业务账务处理进行充分复核,例如未发现公司PPP项目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的相关规定,也未督促公司实施追溯调整。
典型会计案例之市场推广费的会计处理
问题1【市场推广费的会计处理】:企业向客户支付的市场推广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A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公司为发动机制造商,是A公司重要客户。发动机制造商B公司为缓解其自身采购成本压力,在将某一型号产品授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时,普遍存在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收取一定的“市场推广费”的情况。A公司中标或与B公司协商一致后,通过签署项目协议的方式,对某一型号产品的预计年供货数量和金额、市场推广费金额等进行具体约定,但合同中并未明确市场推广费是基于供货数量或金额计算。A公司支付的市场推广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分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获取生产供应资格向发动机制造商支付一笔市场推广费,若该笔费用并未获得可明确区分的商品或服务,则该费用属于应付客户对价,应当冲减收入。根据收入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在对应付客户对价冲减交易价格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应当在确认相关收入与支付(或承诺支付)客户对价二者孰晚的时点冲减当期收入。在本案例中,A公司和B公司在签署项目协议时,已经约定了市场推广费的金额,即公司已经承诺支付客户对价,故A公司应当在后续产生销售收入时将应付客户的市场推广费抵减当期收入。关于冲减收入的金额,A公司支付的市场推广费实质为一项合同折扣,应按收入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有关“分摊合同折扣”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地,无论合同是否明确该市场推广费基于供货数量或金额计算,A公司均应合理估计合同期内预计供货数量和金额,并在预计交付的各项产品(单项履约义务)之间按比例分摊合同折扣,并在交付各项产品
时相应抵减该产品销售收入。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合同折扣仅与合同中一项或多项(而非全部)履约义务相关,则应将该合同折扣分摊至相关的一项或多项履约义务。
典型会计案例之授予联营企业员工股份的会计处理
问题2【授予联营企业员工股份的会计处理】:公司向联营企业的员工授予股份,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A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并经股东大会批准,向A公司的联营企业B公司部分员工授予10,000份A公司股票期权。B公司章程或投资协议中未特别规定涉及股份支付的费用由A公司完全承担。A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并对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A公司向联营企业B公司员工授予的股份是否属于股份支付?A公司财务报表层面和B公司财务报表层面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七条的规定,“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中的“集团”是指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本案例中,B公司是A公司的联营企业,不能适用集团内股份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同时,从联营企业B的角度,非控股股东A将其股份授予给B公司员工,该权益工具并非联营企业B或同一集团内其他主体的权益工具,不属于股份支付,而是接受到了一项股东捐赠。因此,B公司财务报表层面,B公司作为服务接受方但结算义务由股东承担,属于股东捐赠,应确认职工薪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A公司财务报表层面,对于联营企业确认的费用和增加的权益,应当遵照权益法核算要求,按持股比例分享确认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来源/投行实务观)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音等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争议需要交涉,请直接联系原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客服查核属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热烈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收藏本微信平台消息。
来源:IPO上市实务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