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都是什么人在买房?丨周报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销冠100 表姐 6.6w阅读 2023-10-23 18:31

1、大家能感受到,今年不光北京,全国楼市的整体氛围,都是偏悲观的。

除了个别先天素质优越的神盘,北京楼市但凡卖得还算好点的项目,过程都是惊心动魄。

有时候跟营销总们聊起天来,都替他们捏汗。

2、但悲观的情绪之下,数据层面其实没那么惨。

前一周开盘的保利天汇、招商·臻园以及保利璟山和煦,上周转化率都在11%以上,远超4%的行业水平。

保利·天汇上周认购38套,转化率接近20%。(PS:本榜单只统计渠道口径,未使用渠道的项目不在统计之列)

3、高带看预备热盘也依然在市场上存活,上周森与天成单周带看500多组。

北京国贤府到访热度也不低,高峰时刻,客户需要排队叫号进入售楼处。

4、此外,虽然还没过年,今年北京楼市已确定入围近10年北京楼市成交金额前三。

表姐看了下,到目前为止,北京新房成交金额已经超过3138亿,成交面积528.19亿,成交套数超过4.4万套。

5、无论市场情绪如何,至少已经有4.4万个家庭,坚定地选择了在今年出手。

这意味着,狂卷各个行业的裁员潮没有影响到他们,并且他们也不怎么担心国际经济大环境对自己收入的影响。

6、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同样,潮退了才知道谁在买房。

7、过去三十多年,房地产飞速发展,给开发商和普通人都带来了一些致命的错觉。

开发商觉得自己盖什么房子都能卖出去,所以拼命高周转,普通人觉得能靠买房逆天改命,所以拼命加杠杆。

在某种程度上,民企暴雷与普通人买房返贫,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8、经济大势轮动洗牌,倒下的是中产阶层,中坚阶层不可避免成为新生力量,中产与中坚虽然只有一字只差,但代表的本质千差万别。

成为中产或许可以靠运气,成为中坚只能靠实力。

7、接下来,主动选择为中坚阶层拿地,以及为中坚阶层盖房,是开发商厮杀的新领域,并且已经有房企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比如万科东庐,首置也要改善,从户型蔓延到园区改善和商业配套改善,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暂别北京四年,这次万科有话要讲。

8、无论入市时多么优秀,跑得慢就是库存,供地节奏快,上市新品也快,对开发商来说,是很要命的事。

新品盯着竞品打,相隔不到半年上市,新盘一不小心就成库存,货值就要打折。

谁都想不到,当年某区板块的销售第一名,在临近板块新项目入市后,也会遭遇退房潮。

有魄力的开发商,会把实惠一次给到位,并且做好产品力提前量管理,竞争到这个阶段,都是拳拳到肉的硬性厮杀。

9、开发商的难题,永远是买房人的机会,未来的大趋势是刚需买生活,改善买资产。

刚需的诉求不再是简单的有个房子住就好,挑剔是主流态度,而且会越来越挑剔,从客厅到厨房各种诉求都在提高。

10、只讲三面宽、讲高级配置已经不够,开发商只砸钱已经不好使了,还要走心。

虽然都讲房地产市场从来不缺买家,但20年前的买家,与20年后的买家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

开发商对90后、00后的买房需求还很陌生,有点懵,机会点就在谁能先反应过来。

11、接下来的市场,至少在未来半年内,不会发生本质区别,对比看数据,开工销售下降是必然。

新的游戏规则是,20%的头部房企,抢夺20%的中坚阶层。

12、到今年年底,北京二手房后台挂牌量,很可能会冲破20万套,老破小、20年+楼龄房越来越难卖。

很多人的预期会不断被市场教育。但北京到底是底线太强,600-1000万主流区间段的新房以及二手次新,还是能有机会。

13、而政策,未来大概两种走势:一种不停的补丁后手出政策,一种是缓过年末的冷周期。

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买房人,靠政策都不如靠自己。销冠100

附:上周北京楼市成交情况

普通住宅成交
别墅成交

共有产权房成交

商办成交

.最近更新.

朝阳18里店咋突然变香了?

那个京西改善盘悄悄创了一个销售记录

遍地7万+,石景山新盘如何挑?

.延伸阅读.
销冠复盘丨网签实录丨新盘辞典丨户型V姐说丨人物专栏丨公司观察丨维权丨大道消息丨规划解读丨数据榜单合集
2021年一批次拿地合集2021年二批次拿地合集2021年三批次拿地合集2022年一批次拿地合集2022年二批次拿地合集

来源:销冠100

作者:表姐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