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存3年利息少750元!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1年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新浪财经 3.0w阅读 2025-05-20 19:00

多家银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5月2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纷纷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

与此前相比,上述8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0.05个百分点至0.05%,各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全线下调,最大降幅25个基点。国有六大行1年定期利率首次跌破1%,银行存款利率全面向“1时代”迈进。

同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迎来年内首降,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有专家表示,LPR报价下调带动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将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势头,保持银行体系自身经营的稳健性。

  一年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

  10万存3年利息少750元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六大行公布数据整理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六大行公布数据整理

国有大行率先启动今年首次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5月20日,国有六大行在其官方App或网站调整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表。从调整情况来看,六大行对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保持一致,最大降幅25个基点。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整存整取均下调15个基点,调整后的各期限存款利率分别为0.65%、0.85%、0.95%、1.05%;定期存款整存整取3年、5年期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值得注意的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我国大行存款利率正式迈入“1时代”。

此外,上述五家大行定期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1年、3年、5年期利率均下降15个基点,分别为0.65%、0.85%、0.85%;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

与上述五家大行不同的是,邮储银行定期整存整取6个月期、1年期分别下调15个基点至0.86%、0.98%;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3年、5年期年利率分别下降15个基点至0.86%、0.86%,相关利率均略高于上述五家大行。

与此同时,此次活期利率也出现调降,六大行均分别下调5个基点,由0.10%降至0.05%。

股份制银行方面,招商银行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为0.65%、0.85%、0.95%、1.05%、1.25%、1.3%,与上述五家大行相同,分别较此前下调15个基点、15个基点、15个基点、15个基点、25个基点、25个基点。

光大银行活期利率下调后与上述银行保持一致,为0.05%;定期整存整取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调整后分别为0.7%、0.95%、1.15%、1.2%;定期整存整取3年期和5年期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3%、1.35%。

存款利率下降后,存款利息将减少多少?以六大行3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10万元存款计算,到手利息由之前的4500元降至3750元,利息少750元。

  LPR报价与存款利率同步下调

  专家:有助于银行稳息差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同日,恰逢新一期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打破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的局面。这也就意味着,LPR和大行存款利率均在年内实现首降。

市场对此次LPR与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已有预期。

此前,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央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同时,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1.5%下调到1.4%,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5月9日,央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5月15日,0.5个百分点的降准正式落地,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优化银行负债结构、节约负债成本;同时,结构性政策工具降息25bp,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大概150-200亿元,推动银行加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在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一峰看来,本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是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状况,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有利于提升支持实体经济效果,也有利于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进一步稳定净息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LPR报价下调带动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将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势头。在加大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经营的稳健性。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下降趋势,各季度分别为1.54%、1.54%、1.53%、1.52%;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个基点,再创历史新低。这一息差水平已明显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警戒水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为LPR报价的下调创造空间。

  其他银行会跟进下调吗?

  本次存款利率调降会带来哪些影响?

新浪金融研究院注意到,自2022年9月份以来,国有大型银行已多次调降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2024年下半年便调整了两次。回顾过往,每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一般由国有大行开启,股份行、地方中小银行依次跟进。

此次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的“第一枪”打响后,其他银行会跟进下调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蔡彤娟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市场环境判断,这一扩散效应几乎不可避免,但不同类别银行的跟进节奏和调整幅度将呈现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股份制银行很可能在短期内跟进调整,中小银行面临的处境则更为复杂。

蔡彤娟提到,2025年4月以来,全国多地的农商行、村镇银行已经掀起了一轮降息潮,这种“提前行动”反映了中小银行面临的巨大经营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部分中小银行外,不论是1年期还是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已难觅2%的踪影。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院娄飞鹏指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需要降低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下降进一步增加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需要降低负债成本,而存款是银行重要的负债来源,因此需要降低存款利率稳定净息差。

据王青团队测算,综合本次1年期LPR报价下调幅度、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以及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接下来各类存款利率将平均下调0.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和短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会比较小,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利率会有更大降幅。预计各家商业银行将较快全面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新一轮存款降息来临,有利于银行控制利息成本,但也会加大揽储难度,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将迎来增量资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年内银行理财规模有望触达33万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外,对于债市而言,存款利率下调可能会推动包括国债利率在内的利率进一步下行。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分析,本次存款利率调降后,居民储蓄收益将有所减少,中期看仍要适应低利率的环境。部分居民可能会转向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甚至权益资产,以便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资产多数存在价格波动,需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建议,对于普通储户而言,应积极调整个人资产配置策略:一是要充分认识到高收益资产趋于消失或者资产低收益率的必然性和持续性,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遭受损失;二是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一定比例的保险产品为打底资产,分散投资于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特征的理财产品。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