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
本周(2025年5月19日-5月23日)业内期待已久的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终于落地,多数银行同步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我国货币政策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受利率下行影响,资金有望重新流入股市,市场或将迎来“活水”。三大指数本周小幅调整,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跌0.56%、0.46%、0.88%。
ETF方面,本周ETF跟随指数回调,整体呈现涨跌互现行情,商品类ETF展现较强走势。全市场ETF平均涨幅-0.21%,其中商品类ETF领跑全场,平均涨幅高达3.04%,债券类ETF、跨境类ETF微涨0.13%、0.75%。股票类ETF出现回撤。
ETF涨跌幅:
涨幅方面,医药、黄金ETF均有亮眼表现
具体来看,医药、黄金等赛道由于前期回撤较多,本周整体估值有所回升,相关 ETF领跑周榜单。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本周涨幅8.24%位居榜首。港股创新药ETF (513120)、恒生创新药ETF(159316)、黄金股ETF(159562)等均涨超6%。
中航证券认为,国产创新药投资价值显著。近年来,创新药研发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已累计达3575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首位。从临床试验的数目来看,2015年至2024年,国内开展临床试验的数量迅速提升,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占比也逐年提高。
跌幅方面,科技类ETF高位回调
前期表现较为强势的科技类ETF,本周回调较为明显,多只创业板、科创板相关ETF出现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年内科技主题基金依旧会表现较好,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共振,这为科技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优环境;同时,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迭代加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业绩增长。
二是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提升了科技类资产的流动性和吸引力,如监管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等。
三是全球产业分工重构机遇,随着国产替代需求激增,叠加海外优质中概股回归预期增强,科技板块估值弹性进一步释放。
资金趋势:
本期(2025年5月19日-5月22日)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57.82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居前。股票型ETF本期净流出-125.14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截止:2025.5.19-2025.5.22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纷纷涌入债券赛道
具体资金流入方面,受到“双降”影响,部分资产积极布局债券赛道,本期(2025年5月19日-5月22日)内,债券类资产迎来资金集中流入。包括上证公司债ETF(511070)、信用债ETF大成(159395)、短融ETF(511360)等债券ETF资金流入均超10亿。
政金债券ETF(511520)周成交额近550亿元
成交额方面,政金债券ETF(511520)周成交额达547.85亿元,位居榜首。银华日利ETF(511880)、30年国债ETF(511090)成交额分别为492.02亿与375.01亿紧随其后,市场依旧保持较高交易活跃度。
ETF发行市场方面,下周有2只ETF上市
富国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ETF(159239)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标的指数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有参与汽车生产主题价值链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涵盖40只港股汽车产业链成份股。
标的成分股中汇聚了众多明星港股智能汽车企业,既包含比亚迪、小鹏、零跑、理想、小米等自主研发或深度参与整车智能驾驶系统的个股,且权重占比接近50%,“造车新势力”含量高
回顾历史表现可以发现,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弹性较高,进攻性十分突出。在9.24以来的反弹行情中,指数反弹幅度领先于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汽车指数、恒生指数。在自基日以来的多个时间维度中,指数表现均优于同类指数,展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
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588130)跟踪的指数是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该指数选取了科创板50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2025年国产创新药受益于政策、产业趋势等,估值迎来修复。“创新”是主旋律,在国际顶尖的创新药学术大会上,中国药企重要性越来越高。MNC目前很多公司核心的管线里均有来自中国的产品,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金额和数量也创新高。
国产创新药技术与产品被MNC认可的确定性持续增强,未来有望通过联合研发、利润分成等合作方式深度绑定。ADC、双抗、基因编辑等平台型技术已成为MNC争夺焦点,建议关注具备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药企。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债券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