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迅速扩张。
据IPO早知道消息,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成立于2012年的翼菲科技作为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并提供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算,翼菲科技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同时,翼菲科技亦是中国少数具备规模化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助力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成本并改进产品质量,最终推动其智能化转型。
截至目前,翼菲科技推出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Bat 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 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 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 系列)和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 系列),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基于机器人产品组合,翼菲科技亦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应对智能制造中的特定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下料、分拣、拾取和放置、包装、视觉检测、组装及涂胶系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翼菲科技的Bat系列并联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获得可靠性及耐用性认证的型号,可实现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符合ISO 4级洁净标准(高精度制造等级),而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则获得TÜV SEMI认证,其中RW-A晶圆搬运机器人更达到ISO 1级洁净度(最高洁净等级)。同时,翼菲科技的全系列机器人均已通过符合欧盟安全标准的严苛可靠性测试。
而在技术端,翼菲科技致力于创造完全自主、全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现已建立了一个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通过在“脑”、“眼”、“手”和“足”四大核心支柱上的创新,翼菲科技的技术实现了从感知到执行的毫秒级协调,从而使其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目标行业领域内的高速和高精度要求。基于先进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功能,亦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分别服务69名、158名和275名直销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翼菲科技的客户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供应商、生物活性材料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全球最大的微型声学设备供应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全球领先的综合医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知名企业。
截至目前,翼菲科技的全球客户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国内客户的全球化拓展,翼菲科技亦助力海外客户的智能制造技术升级。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的海外收入贡献持续增长,2024年的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截至2025年6月21日,翼菲科技的在手订单价值超过4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自动化转型,对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算,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68亿元,预计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1,216亿元;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元,预期将以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745亿元。
其中,在自动化升级和智能制造政策支持的推动下,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迅速扩张——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已从2020年的123亿元以1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209亿元,并预计将以16.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38亿元。相应地,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已从2020年的369亿元以17.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711亿元,并预计以19.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进一步增至1,710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5%;同期,翼菲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26.7%、18.3%和26.5%。
成立至今,翼菲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在18C章程下,翼菲科技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宽带资本和清控银杏;资深独立投资者为常春藤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佳士科技、七晟资本和峰瑞资本;此外,翼菲科技的投资方还包括玉环国投、钧源资本、飞图创投、信中利资本、初心资本、吾同投资、可可资本、源渡创投、启迪之星等机构。
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翼菲科技的估值为36.04亿元人民币。
翼菲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和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以及用作补充营运资本。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