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房企土拍挂0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李兰兰 4.1w阅读 2025-07-03 18:01

文/乐居财经 李兰 

随着房企拿地意愿持续回升,头部房企表现尤为亮眼,但超六成房企仍未重启拿地。

克而瑞最新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拿地金额超百亿的房企共11家,其中9家突破200亿,较去年上半年增加4家。

具体来看,中海地产以506.1亿元的新增土地价值高居百强首位,同比增长334%;保利发展紧随其后,拿地金额也突破500亿大关,达502.2亿元,同比增354%。


绿城中国、中国金茂、建发房产、华润置地、滨江集团拿地金额均超过3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TOP10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实现正增长。

这种头部聚集效应直接推动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数据显示,TOP10房企上半年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量的73%,较2024年末大幅提升了约10个百分点,土地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明显。

市场的主导力量在月度表现中同样清晰可见。仅6月单月,中海地产斥资近180亿,保利发展、建发房产均超80亿,绿城中国、联发集团、中国铁建、中国金茂等也积极扩储,展现出强大的投资动能。相比之下,财务稳健的民企,如滨江、邦泰及部分区域性民企(如金帝集团豪掷超50亿竞得杭州萧山地块),其投资行为主要集中在重点城市。

然而,市场的另一面是参与度的持续萎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上半年仍有高达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任何土地投资。

从衡量投资强度的指标看,百强房企整体的拿地销售比仅为0.26,虽然较去年末有所提升,但远低于TOP10房企0.4的水平,反映出市场信心的巨大差异和投资动力的严重分化。

这种分化也反映在全国土地市场的整体表现上。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5亿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下跌8%,刷新2010年以来的上半年新低纪录。在多方因素带动下,上半年土拍平均溢价率同比显著提升4.8个百分点至9.2%。

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的放量,是支撑百强房企投资回暖的关键因素。得益于这一推手,上半年百强房企在新增货值、土地价值与土地建面三项关键指标上全线飘红:新增货值11594亿元,同比增23.2%;新增土地价值5968亿元,同比大增42%;新增土地建面5162万平方米,同比增3.4%。其中,投资金额增幅最为亮眼。

展望下半年,克而瑞分析指出,房地产市场预计仍将处于深度调整周期。对于房企而言,“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多数房企预计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将保障销售回款和现金流安全置于首要位置。

在此背景下,预计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深化,资金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重点聚焦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而少数财务稳健的头部民企则可能选择性参与竞拍,但整体投资力度有限。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