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AIETF(588790)近10个交易日净流入2.93亿元,跟踪指数权重股澜起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新高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2.0w阅读 2025-07-15 12:18

截至2025年7月15日 10:26,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下跌0.0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道通科技(688208)领涨1.99%,澜起科技(688008)上涨1.90%,萤石网络(688475)上涨1.75%;恒玄科技(688608)领跌2.12%,航天宏图(688066)下跌1.91%,芯海科技(688595)下跌1.75%。科创AIETF(58879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0.5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14日,科创AIETF近1周累计上涨2.50%。

流动性方面,科创AIETF盘中换手5%,成交2.24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4日,科创AIETF近1年日均成交2.5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科创AIETF(588790)跟踪指数权重股——澜起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AI产业趋势,公司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推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东莞证券指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归母净利润达11.00亿元~12.00亿元,同比增长85.50%~102.36%。此外,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同比提高,叠加毛利率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澜起科技在互连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国信证券表示,OpenAI确认将推出GPT-5,并计划整合多个模型,推动AI向更统一、更强大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xAI正式发布Grok4,仅限付费用户使用,标志着AI模型商业化路径不断清晰。

规模方面,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3209.7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7。

份额方面,科创AIETF近1周份额增长33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7。

资金流入方面,科创AIETF最新资金净流出6541.30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9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934.71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科创AI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890.06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50亿元。

截至7月14日,科创AIETF近6月净值上涨9.04%。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14日,科创AI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59%,最长连涨月数为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71%,历史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7月14日,科创AI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87%,排名可比基金1/6。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14日,科创AI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费率方面,科创AI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7月14日,科创AIETF近半年跟踪误差为0.03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7.62倍,低于指数成立以来88.15%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科创AI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澜起科技(688008)、金山办公(688111)、芯原股份(688521)、石头科技(688169)、恒玄科技(688608)、晶晨股份(688099)、复旦微电(688385)、中科星图(688568)、道通科技(68820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0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AIETF(588790),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023520;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023521;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E:023989)。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