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老将叶军出走,钉钉来了“救火队长”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曾树佳 1.9w阅读 2025-07-15 17:07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对于离职,叶军本人对外回应:“先休息,放空,放下。”

作为阿里巴巴副总裁、前钉钉CEO,近日传出叶军(花名:不穷)即将离职。据悉,他已经走完了离职的审批流程,只是尚未确定具体的离职日期。这距离他被调回集团任用,仅过了三个多月。

在此不久前,原钉钉创始人、曾作别阿里巴巴外出创业的陈航(花名:无招),已宣布回归,再次掌舵钉钉。

阿里巴巴(简称“阿里”)走了一位老将,又迎来了另一位旧臣的回归。一退一进之间,或许反映了阿里急于改变钉钉的现状,也是其AI战略的细化与延伸。

叶军离职,旧人回归

今年3月底,阿里便宣布收购陈航(花名:无招)的创业公司“两氢一氧”(HHO),与此同时,钉钉创始人陈航回归出任钉钉CEO,叶军则被调回阿里集团“另有任用”。

那时候,就有内部人士解读称,虽名为“调回集团”,但结合战略调整背景及后续动向,叶军实际已离开钉钉核心管理层,可谓是明升暗降。

这两人的交接,早已在相关公司的工商变更中,有所体现。

今年5月16日,叶军卸任钉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由陈航接任。6月3日,类似的变动再次在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演,同样是叶军退、陈航进。

因此,叶军此次离职,并不让人意外。

资料显示,他自2007年加入阿里,曾在阿里软件、跨境电商、企业智能、政务钉钉等多个关键岗位担任负责人。

2021年,陈航离职创业,叶军接任钉钉首席执行官,成为钉钉历史上的第二任掌舵者。上任后,叶军力推“云钉一体”战略,组建了专注于政企服务的团队,成功打入大客户市场。

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钉钉的终极目标,是让企业的组织管理“像水一样流动”,强调钉钉要从“工具”升级为“组织数字化平台”。

期间,他带领钉钉,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变为聚焦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媒体甚至赞其为“再造钉钉”。

在任四年间,他推动了钉钉年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但据透露,其在AI创新方面相较于竞品略显滞后,同时“云钉一体”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也未及预期。

这或许是发力AI的阿里,想改变的一点。据悉,陈航回归后,钉钉近期加码AI,已推出AI表格,并在钉钉平台上打造垂直行业模型。

此外,有网友爆料,钉钉正重拾创业精神,对员工工作作风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其中包括:

开早会,晚总结,保持快速反映;上班时间不能玩手机;躬身入局进行用户场景,产品不能YY,技术必须亲自写代码,学习python,减少纯管理的岗位;全员努力学习共创三部曲,务实+踏实+践行。

在回归钉钉之前,陈航曾作别阿里,创立了两氢一氧公司。

据公开报道,两氢一氧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类似 SHEIN 的跨境品牌,其目前国际化主要布局日本市场,推出的产品主要为消费类电子,如耳机、宠物喂食器、小家电等。

两氢一氧2021年曾获得了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Blue Pool Capital、元璟资本、深涧资本、IDG资本等。而不久前,这家公司被阿里收购,收购价格并未披露。

钉钉“前路”

钉钉在阿里体系中,经历了多次调整。

2019年,时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曾主导了一次组织升级,宣布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而陈航则从钉钉调任到集团。

隔年,阿里正式宣布“云钉一体”战略,设立大钉钉事业部,由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直接管理。

所谓的“云钉一体”,是阿里云希望将钉钉作为引流工具,通过扩大用户规模来增加云服务收入;但钉钉则认为应专注于自身规模扩张,避免被过度商业化功能捆绑,以保持竞争力。

在战略上的冲突,使得该战略并没有持续多久。

据报道,钉钉在2023年8月从阿里云拆分独立,回归集团。随后,2023年11月,阿里正式宣布终止阿里云分拆。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称,于2024财年,其已把钉钉业务的收入,由云智能集团重分类至“所有其他”,目的是为钉钉提供更大的自主权,来促进创新和增强竞争力。

钉钉作为智能协作办公平台和企业管理平台,为企业和组织提供AI时代全新的工作、分享和协作方式。2025年3月,钉钉的平均付费周活跃用户数达4200万。

不过,由于在“所有其他”中,还包括了盒马、阿里健康、灵犀互娱、智能信息、飞猪等业务,业务众多,外界无法从数据中窥探钉钉的经营状况。

眼下的阿里,正在重仓AI。

年初,阿里便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个金额的投入相当于其全年营收的40%。

陈航的回归,或许意味着钉钉在AI上,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来源:瑞财经

作者:曾树佳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