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芯生命”)及中介机构发布关于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涉及销售费用、募投项目等。
据悉,北芯生命科创板IPO将于7月18日上会审议,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北芯生命IPO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第二家上会企业。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
根据北芯生命问询回复,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上交所请北芯生命披露销售费用率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各期(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2.08%、55.98%和34.61%,报告期前期销售费用率较高一方面系公司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时间较短且精准诊疗理念在国内普及度较低,相较于成熟产品线而言公司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市场教育、经验交流及业务推广的投入,承担核心产品线的市场领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公司尚处于商业化前期,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且收入结构较集中,规模效应尚未体现,随着公司产品的陆续获批、知名度以及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公司销售收入规模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销售费用率也会与行业惯例一致不断下降。
报告期各期,公司境内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3.79%、91.84%和87.73%,产品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IVUS、FFR等产品在中国PCI手术中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中国精准PCI诊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产化程度极低。其次,目前IVUS系统、FFR系统的直接竞争对手较少,行业渗透率的提升需要各参与企业持续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业教育,如临床研究成果、文献、指南共识文件的宣贯、进行手术演示及病例讨论、开展学术会议等,公司作为国产企业代表,具备能够开展和组织学术会议的专业教育能力,承担了重要的行业教育和理念推广的职责,推动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同时,北芯生命表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需要更多销售人员及技术支持服务;公司产品获批上市时间较短,需要开展市场活动及推广活动。
此外,公司营业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基数相对较小,规模效应尚未体现。
随着公司商业化进展的不断推进,创新产品市场接受度提升,市场渗透率上升,公司营业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分别为9,245.19万元、18,397.72万元和31,660.43万元,公司销售费用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分别为82.08%、55.98%和34.61%,规模效应逐渐体现。
报告期各期,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7,588.23万元、10,299.10万元和10,958.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08%、55.98%和34.61%。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会议费、宣传推广费、差旅费等构成。
来源:瑞财经
作者:王敏
相关标签:
拆解IPO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