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大幅预亏,转型难度加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748阅读 2025-07-16 03:59

近日,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20亿元至2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1.2亿元到32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2022年合并口径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并提出2030年“万亿广汽”目标后,广汽集团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

尽管今年一季报已让市场对其业绩表现有所预期,但此次亏损幅度仍超出想象。去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16亿元和 -3.38亿元,此次半年度亏损是近十年来首次,且幅度较大。

从各品牌上半年销量来看,仅广汽丰田销量增长,达34.47万辆,同比增长2.58%;广汽本田销量15.46万辆,同比下降25.63%;广汽传祺销量14.63万辆,同比下降22.55%;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销量10.87万辆,同比下降13.97%;公司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对于亏损原因,广汽集团解释有四点:一是重点新能源车型销量处于爬坡期,未达目标,主力车型受价格战影响收益下滑;二是既有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错配,营销体系效能提升慢;三是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显效需时间,新产品开发效率和成本控制在推进中;四是海外销售基础薄弱,渠道建设、产品管理和经营协调有待提升。

针对后续调整,广汽集团表示下半年将推进“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工作,通过推出增程版新车型、加快渠道下沉、加强新媒体营销等提升销量和收益。

在合资品牌方面,曾经凭借与本田、丰田等的合作成为业内龙头的广汽集团,如今面临挑战。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2 - 2023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产能利用率下降,广汽三菱产能利用率低,2024年年报未披露合资品牌详细产能利用率。此外,与部分合资方的内耗也凸显传统合资模式危机,如广汽菲克因机油事件、股比之争等最终破产退出中国市场。

自主品牌成为广汽集团转型关键。去年年底广州车展前夕,广汽集团高层统一形象被视为改革信号。其“番禺行动”计划到2027年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销量200万辆。6月单月销量显示成效初显,广汽埃安终端销量27848辆,环比增长4%,入选《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广汽传祺销量28832辆,环比提升22.4%。

同时,广汽集团积极布局前沿科技,发布飞行汽车品牌GOVY、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和广汽星灵AI,孵化投资50余家智驾企业。但这些布局需要稳固的业绩和持续现金流支持,提升车型销量、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仍是当务之急。

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表示将全力打好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和服务体验战“三大战役”,再造新广汽。新任掌门人能否解决业绩下滑和新能源车型销量提振难题,有待时间检验。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