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7日午间收盘,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收涨2.65%,冲击8连涨。跟踪指数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HSSSHID)强势上涨2.71%,成分股信立泰(002294)上涨10.00%,三生制药(01530)上涨9.48%,百济神州(06160)上涨8.03%,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先声药业(02096)等个股跟涨。
截至7月16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近1周累计上涨6.22%。
资金流入方面,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近5个交易日合计“吸金”1390.98万元。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最新规模达6.3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消息面上,中国生物制药7月15日公告,将以约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上海礼新医药95.09%股权。加上此前中生制药曾通过礼新的C轮融资获得4.9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礼新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礼新医药拥有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项目和四大技术平台,此次收购将加速中国生物制药在肿瘤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基于当前国产创新药资产储备丰富且交易性价比仍显著、跨国药企(MNC)存在专利悬崖的补缺需求、海外投融资边际改善,2025年下半年-2026年出海交易热度仍将延续。
该机构指出,首个由商保参与制定的创新药目录有望于2025年内推出,旨在纳入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品种,有望创造比医保谈判更宽松的定价环境,并在挂网、入院、特例单议机制等方面享受和医保目录相似的待遇。商业健康险未来增量空间值得期待,长期内保费和创新药支付规模有望呈数十倍增长。
中邮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MNC对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度持续提升。ADC和双抗是2025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交易品类,短期内该领域交易有望延续,下半年或有数项相关BD落地。中长期看,三抗、CAR-T、TCE、干细胞等平台产品BD有望快速增多,代谢内分泌和自身免疫领域亦受MNC青睐。拥有丰富后期相关管线的创新药企将持续受益。
相关ETF:
1、全市场独家品种·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及联接基金(A类014564, C类014565)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实现了A股+港股、创新药+CXO全面覆盖,且权重股“药明系含量”接近20%。
2、生物医药ETF(159859)及联接基金(A类011040, C类011041)是同标的规模第一、流动性最好的产品,年初至今涨幅居标的第一,其跟踪生物医药指数,均衡布局医药板块,覆盖创新药、疫苗、血制品等细分品种。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